大明湖畔上演“花神”祭祀礼 汉服社团员扮花神引围观 “今逢百花之诞辰,群卉之芳时,冠裳环佩,簪彩赏红,以酒茶果画书乐赋七事,祭百花神,于济南府大明湖畔敬上。”济南大学博雅汉服社的负责人汪天骄,作为花朝节祭花仪式的主祭,头上戴满了珠花发簪,正在抑扬顿挫地诵读祭文。
“今逢百花之诞辰,群卉之芳时,冠裳环佩,簪彩赏红,以酒茶果画书乐赋七事,祭百花神,于济南府大明湖畔敬上。”济南大学博雅汉服社的负责人汪天骄,作为花朝节祭花仪式的主祭,头上戴满了珠花发簪,正在抑扬顿挫地诵读祭文。
万亩油菜花园内学生着汉服弹古筝引游客驻足 台儿庄区2015年涛沟河湿地第二届油菜花节开幕,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湿地休闲度假区的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摇曳生姿。在湿地花田现场,身着汉服的学生弹奏着优雅的曲子,引来游客驻足拍照,成为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台儿庄区2015年涛沟河湿地第二届油菜花节开幕,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湿地休闲度假区的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摇曳生姿。在湿地花田现场,身着汉服的学生弹奏着优雅的曲子,引来游客驻足拍照,成为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南京大学生着汉服走进杏花村感受春天 4月4日是清明小长假首日,南京东南大学华风汉韵文化社的大学生们,身着古装走进当地有着300亩近万株樱花的江宁赏樱盛地秣陵杏花村,穿梭在漫天花瓣之中,踏青游玩感受春天。
不要迷恋和服韩服了!我们的汉服真是太美了! 今年公祭黄帝典礼上的告祭乐舞由序礼·心香和礼祭、云梦、龙驭三部分组长。在彰显“庄严肃穆、宏雅高丽”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表达“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的当代祭祀美学。
清明节西安小朋友穿汉服咏《孝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些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著作《孝经》中耳熟能详的句子,出自8位7-9岁的孩子之口,他们穿着中国古代传统汉服,手拿卷轴,目不转睛地顶着上面的文字,腔调抑扬顿挫。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些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著作《孝经》中耳熟能详的句子,出自8位7-9岁的孩子之口,他们穿着中国古代传统汉服,手拿卷轴,目不转睛地顶着上面的文字,腔调抑扬顿挫。
南京大学生着汉服走进秣陵感受杏花春雨 “一带江城新雨后,杏花深处秣陵关”,清代文学家吴敬梓曾用这样的诗句描绘南京秣陵的历史美景。4月4日是清明小长假首日,南京东南大学华风汉韵文化社的汉服爱好者们,身着汉服冒着细雨走进当地秣陵杏花村,穿梭在漫天花瓣之中,踏青游玩感受春天、感受古...
“一带江城新雨后,杏花深处秣陵关”,清代文学家吴敬梓曾用这样的诗句描绘南京秣陵的历史美景。4月4日是清明小长假首日,南京东南大学华风汉韵文化社的汉服爱好者们,身着汉服冒着细雨走进当地秣陵杏花村,穿梭在漫天花瓣之中,踏青游玩感受春天、感受古...
小记者走进漳州万达嘉华酒店 体验汉服文化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在古代,寒食节是家家户户禁烟火的一天。在这个传统节日里,东南网漳州丫好小记者团来到了漳州万达嘉华酒店体验汉服文化,学习周礼、香道,还依照闽南清明节习俗自己动手包润饼,吃春卷,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假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在古代,寒食节是家家户户禁烟火的一天。在这个传统节日里,东南网漳州丫好小记者团来到了漳州万达嘉华酒店体验汉服文化,学习周礼、香道,还依照闽南清明节习俗自己动手包润饼,吃春卷,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假期。
达州美女“汉服秀”品茗茶弹古筝 “汉服跟其他服装不一样,它是传统的平面剪裁,现代人所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立体剪裁。”曹凤玲说,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10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