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汉服推荐

汉服市场预超百亿,繁荣之后还要“破局”?

来源:与子同裳

摘要:平均每年买2-3套汉服

汉服市场将破百亿

▲ 汉服“出圈”市场规模预超百亿:繁荣背后要注意什么? 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ID:xjbdxw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汉服爱好者:平均每年买2-3套汉服,花费200-1000元,会在节假日旅游时着汉服,在景区拍照打卡?

“汉服热”还能持续多久?行业繁荣的背后还有哪些危机?

汉服如何破圈

从2018年到2020年,汉服爱好者数量由204.2万人增加到516.3万人,市场规模从10.8亿上升至63.6亿元。预计在2021年,爱好者数量将达到689.4万人,市场规模将到101.6亿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大部分爱好者首先看中它的高颜值,其次,它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令许多人着迷。

2021年新年伊始,河南春晚《唐宫夜宴》强势 “出圈”,助推汉服产业;3月,全国人大代表成新湘提交一份议案,建议设立“汉服日”;2021年4月,B站、腾讯、红杉、泡泡玛特等知名机构相继投资汉服企业。

不过,繁荣的背后,行业乱象丛生。

“汉服热”背后乱象

一是山寨与正品之争。业内人士透露:汉服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从款式设计、打板做样衣到最终的预售、出货,整套流程走完起码需要两个月。

越复杂的设计,越容易绝版。因此出现了山寨品。

正品即配色、花纹、面料是商家自己设计的,盗版就是完全模仿别家设计的款式。

商家可以为原创设计汉服申请专利。但不少商家表示:申请专利最短也需要几个月,可能等申请下来了,样图就已经被盗版或者卖完了。由于价格低、出货速度等因素,一些正品汉服销售量比不上山寨品。

在某电商平台,一款名为“清平调”的汉服正版店铺的销售量117件,每套约为500元,而盗版店铺的销售量却高达459件,每套约为140元。

所以对原创汉服商家而言,想要盈利实际并不容易。

同时,还存在着饥饿营销的现象,比如固定时间上架多少套,拍完下架再不复刻等。不少用户面对一些走高端路线的汉服,产生不买就买不到、或者就只能高价收二手的心理。

以至于一件原价1099元的九尾汉服,在二手市场最高能卖到近5000元。8 如此高昂的价格,也使得汉服和Lolita裙、JK制服被并称为“破产三姐妹”。

但高价也并不一定能保证质量精良。有高端品牌都出现过“翻车”事件。2018年,有网友花费5450元购买的翔凤云肩织金短袄加枣红狮子戏球马面,经历了漫长的10个月的等待才拿到手,却发现衣服存在褶子翻开等做工问题。

汉服产业如何破局

有业内人士认为:汉服产业尚处于市场发展初期,商家多以小规模自产自销、小作坊等模式,缺乏定价标准和行业标准。应由行业内人士推动建立标准,消费者权益机构推动质量监管,防止面料以次充好、山寨抄袭等乱象。

此外,受形式和观念的限制,汉服并未成为消费者日常穿搭选择。未来汉服应更多考虑结合现代因素,或通过在现代服装中融合汉服元素,使其消费市场扩大。

参考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万元汉服,一衣难求,还能火多久?》

中国经济网

《汉服“盛世”:需求暴增供不应求,但毛利率远不及品牌时装》

《“山寨与正品之争”:1000元的正版汉服,“山寨”只要80元?》

中国经营报

《汉服产业“春风得意”:总规模超10亿 周边产业多点开花》

中国服装网

《汉服经济学:阿里、虎牙入局,能复制“毒app”的成功吗?》

中新经纬

《汉服热升温衍生大产业:消费人群超过200万人》

中国青年报

《汉服热袭来》

央广网

《国潮正当时 “破际出圈”的汉服迎来“最好的春天”》

央视财经

《爆单、断货……汉服市场爆发,规模或超1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