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汉服推荐

大唐最郁闷的人:因为一首“淫诗”,至今被当成情圣

来源:与子同裳

摘要: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同于科举入仕的新贵,他是以门荫入仕而官至台阁。山东的高门士族,比起杜牧出身的关中高门士族,更加保守,而坚持传统的礼法观念。

史载,李德裕“不喜饮酒,后房无声色之娱”。按照他的行为标准,杜牧不拘细行、纵情声色的做派,显然不能被容忍。

李德裕虽是中晚唐难得一见的贤相,但门户之见还是免不了。在他看来,杜牧与牛僧孺私交甚好,自然就是牛党的人了。

杜牧不认为自己是牛党中人,没用。

当时的党争,跟现在不一样,争的是门户,而不是政见。从杜牧投入牛僧孺幕府的那一刻起,他就被站队成牛党一员。

牛党认不认他不重要,重要的是李党铁定不会认他了。全祖望说,杜牧“不幸以牛僧孺之知,遂为李卫公(李德裕)所不喜”,说得对极了。

政治的残酷是,永远必须站队。你说我站中间行不行?行啊,你已经出列了,没你什么事了。

杜牧只能独自吞咽他矛盾的苦果:

在情感上,他倾向牛僧孺;在理智上,他又偏向李德裕。在作风上,他是牛党无疑;在政见上,他又是李党必撑。

▲如今关于唐初历史的影视剧不少,中晚唐的却很少

可怜的杜牧,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永远走不进权力的核心圈层。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杜牧40岁的时候,被李德裕逐出京城,贬作黄州刺史。此后,一直在帝国的边缘之地,做地方官。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样绮丽的痛语,正是作于他人生中最失意的时候。

所以,你说你读出了风流倜傥,我只能说,我读出了痛彻痛悟。

唐武宗死后,唐宣宗上位,牛李两党权势大转移。李党失势,李德裕被贬得远远的,最后死于贬所。牛党得势,牛僧孺复原官太子少师,第二年也老死了。朝中是牛党的白敏中扛大旗。

白敏中是白居易的堂弟,胸襟与能力都相当一般。他唯一的用人原则是,凡是遭到李德裕贬斥的,都重用。

杜牧认为自己有希望再起,于是给白敏中写了很多信,结果却都石沉大海。或许在白敏中眼里,杜牧在唐武宗时期给李德裕上了很多治国方略,还是蛮刺眼的。

最终,是牛党的另一重要成员周墀,把杜牧调回京城任司勋员外郎。周墀跟杜牧关系很铁,所以把他调回来,仅此而已。在朋党关系上,牛党从来不认杜牧这个“党员”。

有意思的是,杜牧入朝不到一年,就一再上书要求外放杭州或湖州做地方官。他的理由是,京官收入微薄,无法养活弟、妹等一大家子。

然而,更深层次的意思,他恐怕难以说出口。他对执政的牛党人物粉饰太平,竞为豪奢,大失所望。

48岁那年,杜牧登上乐游原,写了一首诗: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如今已是心冷气短。怀念唐太宗这个死去的皇帝,恰是对活着的皇帝与朝政的失望透顶。

最后一次回京,杜牧被拜为中书舍人,五品官员。但这已经不重要,对杜牧来说,他是想着落叶归根,回故乡而已。

他重新收拾了爷爷留下来的宅子,起名“樊川别墅”,与三五亲友优游其间,度过生命中最后一年。

大约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杜牧病逝,享年51岁。

来自公众号最爱历史,作者最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