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嵖岈,且着汉衣
摘要: 文 柳冰瑜 有道是: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堪游赏,沙暖睡鸳鸯。易晴宜雨宜阴阳,比西施,淡抹浓妆。玉女弹,佳
文/柳冰瑜
有道是:“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堪游赏,沙暖睡鸳鸯。易晴宜雨宜阴阳,比西施,淡抹浓妆。玉女弹,佳人唱,湖山堂上,直吃醉何妨?”说的是春日晴好与卿相约,且去春游之事。如今我也便填一阕《正宫·小梁州》,堪堪记下壬辰孟春携友着汉服踏春之事。看官莫笑,有曲为证:
“三月春晴遍野香,柳絮弄垂杨。金鳞红鲤满池塘,半山上,蜂蝶戏花忙。河畔青芜映暖阳,采丽辞,描抹红妆。流苏摆,衣袂扬,花台之下,便弹琴何妨?”
余素喜汉家衣冠,尝举办“华夏有衣,襟带天地”之汉服推广活动,为校友普及何为汉衣汉礼汉魂;此番出行,恰有两套如梦家的粉嫩小曲,便觅得同袍闺蜜雅,一同着汉衣,堪堪出游。这是前提,便暂且略过不提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之种种因缘际会。
那日前夜,余与雅自是不胜欢喜,如此这般,也算是一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之梦。旁人的眼光此时还未进入余等计划范围,仅是其他几个同学知此“大计划”而已,歆慕慨叹者有之,嗤之以鼻者有之,冷眼旁观者有之,劝诫者有之,惊叹者有之,而余与雅皆不以为意。君不见,汉家衣冠汉人着,尔等数典忘祖,既不知先祖之伟烈丰功,又对后辈有志之士之复兴大义百般唾叹,不知有何面目有何立场来对我等同袍不屑哂笑。君不见,华夏复兴,衣冠先行,衣礼携行;华夏复兴,始于衣冠,达于博远。此等民族大志,尔等不知且笑,如何不让人甚感悲哀。可谁更知,踏春途中所遇之人,咸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感华夏复兴之任重道远,我辈同袍须得踽踽偕行。这是后话。
是日一早,余与雅便各着一身粉色小曲牵挽出门。雅作为同袍资历尚浅,便寻思执一古朴道具,既方便照相,亦省的手足无措,恰余有一蓝底白梅四十八骨绸伞,便让她带了去。因是与班级集体出游,出得门去,便又有各色目光接踵而来,所幸文学院学生对汉服的接受度较高,加之余之前辛苦呼号与活动推广,此番倒是誉多于毁,更多的便是感叹余与雅“勇气可嘉”罢了。余等又一番知识普及后,也只得“不以为意”了事。坐到车上,余与雅便得空开始梳妆,纵然非“梳裹就风鬟雾鬓”抑或“宫簪高绾,云髻峨峨”,简单梳将起来,自是也不在话下。梳好发,雅还被同学拉起在车中巡回一番,车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到了嵖岈山景区门口,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层峦叠嶂、郁郁青山自是不必多说,便是郊外清新的空气就很是让人精神一振。等待买票进场之闲暇,同学们便开始各种合影,余与雅亦“成功抢滩”了无数相机的内存空间,将两张大脸留在了无数镜头中,呵呵了之。嵖岈山素有“中原盆景”、“中华图腾林”之称,又加之西游记剧组择此处为外景拍摄地,因此又得了“西游记全书”之名号。进得南山门,恰逢景区工作人员所饰的“西天取经四人组”出门迎客,忙挤上前去和唐长老合影留念,朋友笑之:“尔等两个,莫不是要将唐长老诱了去吃长生不老肉吧?”答曰:“我二人乃观音大士坐下弟子,此番奉观音大士之命,前来助圣僧渡此劫难。尔等岂知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是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施主,且放下心魔……”
绕过西游文化节的舞台,一路北行,便是秀蜜湖,湖水澄碧,果然一副小家碧玉形状,好似一块绿翡翠镶嵌在山脚下,又宛如山神翘头履之纹饰;这一汪浓得化不开的绿,让人好不一见倾心。绕过秀蜜湖,便开始沿着蜿蜒山路上行。嵖岈山并不十分陡峭,拾级而上,游人熙熙,过客攘攘,自有一番小隐隐与野的翩翩浊世风貌。没走几步,便是包公庙,庙虽小但气质却挺拔,门前有小贩兜售“平安香”,余自是不信这些神仙保佑的说辞,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求他人保佑,还不如相信“自助者,天助之”,便匆匆拍了照一笑而过。方一进山门,大部队便全部走散了,一路上虽也时不时遇到熟悉的面孔,但余自是与雅始终形影不离,两人相伴而行、彼此拍照,倒是也乐得逍遥。复行数十步,余站在游客熙攘的台阶上故作仰望姿态,拍出来的照片居然颇有无奈穿越之感。其实同袍着汉服时最恨三事:一恨他人不识华夏衣裳,反认我等做他邦人士;二恨人称我华夏衣冠为古装、穿越;三恨媒体报道仅靠噱头引人眼球却忽视了汉家文化的根本。每每谈及穿越,颇为无奈,若说穿古人着过的衣裳款制便是穿越,那纸还是西汉时发明的呢,难道用一下纸,尔等也穿越了?虽恨穿越纸恶俗,但事后看那张照片时,还是有衣礼复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任重感。此番在嵖岈山上,虽仍有部分游客将余与雅认作霓虹国人士,也有好些大爷大妈说我们穿的是仙女衣;对于这些,余与雅均耐心解释此乃汉服,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并非古装,也非穿越;但仍有些许冥顽之辈讲理不通,便只好朝他们说一声“没文化真可怕”,悻悻而去。
一路上,闯黑风洞,穿槐花谷,眺桃花涧,遇石猴院,攀百步梯,访莲花掌,卧乾隆床,出一线天,登凤凰台,兼着匆匆而过的观音送子、海豚戏水、嵖岈大仙等景观,真真是“千里横黛色,碧林绕数峰”。攀上凤凰台顶时,便坐在崖边一块大石上,看闲云归野陌,听山风醉云霓。偶遇的程说,真想就这样看着云一直坐下去,就这样“夕阳落尽闲云好,坐到千山入梦时”。又有谁不想呢?如程所说,水云禅心,素居红尘。不求恣意而热烈地绽放生命的光芒,就是这般娴静地扶风弄云,这般用光与影唱出生命的赞美诗也是好的。涉江采芙蓉,芙蓉千朵诗千行,诗也简单,心也简单。
青山不墨千秋画,碧水无弦万古琴。慨叹完生命与生活,我们也施施然下山去也。离去时有幸远望到天磨湖之芳泽,又是一番人间仙境。回到景区门口,时间尚早,戏了水中凫鸭,逛了地质博物馆,上了文化节的舞台唱歌,于是乎便在台边弹起琴来。余与雅四手联弹小星星,虽童音稚幼,却是自得其乐。已而日暮西斜,人影散乱,是众人至而集合归。不经意间回首望天,日薄西山,云影磅礴,日光流泻,气势难敛;于是就在那一念之间被天空所震撼。回程的车窗外,高速公路边是广阔的麦田,麦田彼端是渴望而不可及的云霓,夕阳带着深沉的光晕沉入陌野,我们怀着赤子之心凝望天涯。
回到学校,心心念念的还是那不经意间回头时看到的云海。一枕幽怨曲难长,怎奈世间只宫商。纵然无可奈何花落去,也便且酣眠,蓬底月,瓮间春,只道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