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诗遇上植树节,人与树之间,还有着这样的关系~
摘要: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中国植树节。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你知道植树节的来历吗?
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
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

1914年11月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
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中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关于树的那些诗
每到植树节的这一天
各地都会举行植树造林的活动
树与人
其背后,也有着别样的意义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
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于鹄《种树》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杜甫《诣徐卿觅果栽》
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将植树与种德联系起来,他的“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阐释出通俗易懂而不乏深邃的大道理。


柳宗元的名篇《种树郭橐驼传》这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
传承与发展
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是持续发展,是不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从这个层面上说,作为一个有文化内涵的节日,植树节其实也是动员全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象征、文化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