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最强鉴赏攻略,绝不是随便穿穿而已~
摘要:我们经常在街上看到穿着美丽古装的小姑娘,不甚了解汉服文化,甚至认为汉服单指汉朝的服装。

(头图来源:摄图网)
我们经常在街上看到穿着美丽古装的小姑娘,衣着特别,但又不确定是什么朝代,后来才知道,这是汉服。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相信也有小伙伴一样,不甚了解汉服文化,甚至认为汉服单指汉朝的服装,其实不然,汉服,简单来说就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而汉朝的衣裳,只算其中之一。

(图片来源:摄图网)
翻阅古籍,得知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 ,源自黄帝制冕服。“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
黄帝时代之初,服饰即指兽皮,其时兽衣的制作手艺还较为粗糙,舒适性不敢说,便利性总不能如意,后来的某一天,黄帝偶然福至心灵,将兽皮改造成上下两部分:上身称为“衣”,下身称为“裳”,这种上衣下裳的形制,就是我国最早的服装形式。

(图片来源:摄图网)
汉服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汉服到底有多少种类,电视剧里常见的那几种衣服是标准汉服,这些问题大家想必也颇为好奇。
汉服分为礼服和常服两种。礼服指的是祭祀、婚礼等重要场合所穿的服装,庄严而美丽。常服呢,适用于日常生活,逛街、买菜、见朋友种种,都可以穿。
而汉服的主要特征都有什么呢?这就需要仔细研究一下。
襟:汉服的衣襟,又名衽。使用时特指衣服的交叠重合处,以内外(或前后)襟区分,此为中原汉服的核心,注意,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装束一般为左衽。

图片来源:@中国共青团微博
领型:交领(又名掩襟),圆领(满襟),直领(对襟),方领,坦领,竖领。汉服主要以交领为主。

图片来源:@中国共青团微博
缘:衣服上的镶边,有领缘、袖缘、衣缘等。
裾:衣服的下摆,又特指衣服的前襟处。可分直裾、曲裾。
祛(qú):袖口。
袂(mèi):衣袖,汉服的袖子既有“宽衣大袖”,也有“短衣窄袖”,样式有圆有方。

图片来源:@中国共青团微博
秦汉时期,上衣下裳逐渐被深衣制取代,什么是深衣呢,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咱们的汉服可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服饰体系,有六大基本元素:平面结构,五行五色,交领右衽,绳带系结,上衣下裳和宽袍大袖。这六大基本元素完美地谱写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以俭养德”、“中和之美”等的形制内涵,将我们的意象文化发挥到极致。
以最典型的深衣为例,其形制必须符合“规、矩、绳、权衡”。下摆所用布帛共12幅,以应一年有12个月之意,体现了强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形以应方,这代表做人要有有规有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衣带下垂很长,一直到脚踝,代表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权衡。小铁不禁感叹,与其说穿着的是汉服,不如说穿着的是思想,是文化。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的特点为自然洒脱,清秀空疏,飘逸空灵,符合当时人们崇尚庄老的习气。魏晋南北朝作为文人的自觉时代,服装的款式自然也推陈出新,于是,添加点儿少数民族特色,流行一款上下分体的裙装——襦裙。

东晋《斫琴图》,其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大家可以参考《琅琊榜》
较紧的上衣称之为襦(也可称为衫、袄),下身飘飘称之为裙。想象一下,倘若自己也是文人墨客,身着汉服,驾一叶之扁舟,果真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出世之感。
隋唐,服饰开始创新发展,但还是围绕着汉服的基本特征,仍然以襦裙,裙、衫、帔的统一为主。当时女性十分流行齐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以丰腴为美的唐朝,齐胸襦裙,最善于显示女子身材的丰满颀长。小铁记得在影视作品中,重现过这类的服饰,非常精美,想必在当时也是十分时髦的。

在《国家宝藏》中,佟丽娅和服装设计师楚艳带我们领略了盛世大唐的审美精神。无论是成熟领先的缂丝技术,还是从波斯传来的胭脂水粉,都彰显着当时的文化自信。
宋朝,其服饰特点是修身适体,简洁质朴,款式多样。像齐腰襦裙,上衣短,下裙长,上下比例体现了黄金分割的要求,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可以参考知否知否)
明朝的服饰,从衣料、色彩到纹饰都十分艳丽而精致。流行的马面裙和袄裙是现在汉服爱好者们非常喜欢的款式,穿戴简便,与现代衣着类似。
至明朝时期,汉民族服饰已深刻地影响了周边国家(下图:15至16世纪同时期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服饰)。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韩服,都是以汉服为基础转变而来的。

图片来源:美国插画师Nancy Duong
如今,国人的目光终于开始摆脱西方文化的引力,开始重新审视独属于我们的,承载东方神韵的传统文化。一些小伙伴甚至通过研究汉服文化,取其精华,复原了汉族传统服饰,并通过恢复传统节日,恢复传统礼仪,祭祀先贤,推广传统学说,宣传传统乐器等重新宣导恢复传统汉服,身着汉服进行推广,称之为汉服运动。
中国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称。汉服不是一种简单的服饰,它所承载的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象征着中国的灿烂文明和精神气质。因此,我们更为重要的还是去学习传统文化,理解礼仪之邦、衣冠上国到底具有何种内涵。通过深知其内涵而真正的喜欢,才能拥有真正的文化自信。
汉服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既来自过去,也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