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衣冠,再兴华夏
摘要: 历史之中,衣冠之重生,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课题。 因为衣冠往往是更宏大的复兴的先行者,衣冠的沉沦,揭示的是华夏的不再, 欲重建华夏,
历史之中,衣冠之重生,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课题。
因为衣冠往往是更宏大的复兴的先行者,衣冠的沉沦,揭示的是华夏的不再,欲重建华夏,必先重整衣冠;而没有华夏整体的再造,衣冠也没有独丶立复兴的可能——而这,正是汉服运动风生水起、如火如荼而又步履维艰的原因。
我们要复兴的,仅仅是一件漂亮衣服么?不是,我们穿起这件衣服,是为了以此为起点,再造整个华夏。这正是千千万万汉服复兴者投身此一事业的初衷。
“礼仪之大,章服之美”,是为“华夏”。让我们耳熟能详的这句话,是我们时隔360年之后重建真正的“华夏”概念的精彩启蒙。然而这只是一句最华丽的概括,却不是广博厚重的“华夏”的全部。
华夏,是华夏-汉民族独立创造的一个完整、系统、深厚、博大的文明体系,是人类文明中独丶立的一极。华夏是我们的根脉所在,300多年来中国的枯萎,正是因为根脉的断裂。
“华夏”究竟是什么?
——是华夏生活方式:华夏衣冠(综合承载华夏文明的汉服)、华夏食饮(礼俗合宜、卫生优雅的华夏饮食文化)、华夏建筑人居(清雅大度、气韵生动的汉族建筑艺术)、华夏礼仪(礼仪之邦的礼仪生活与生命礼俗)、华夏岁时节日(农耕民丶族重天节农时、祈福保健、和谐天人、团圆温馨的优美的节庆生活);
——是华夏艺术与审美:汉语文学、华夏乐舞、华夏美术、华夏戏剧、琴道、棋道、花道、弓道、武学......
——是华夏生产经济与科技技艺:农耕文明传统、民丶族科技文化、华夏医药......
——是华夏制度文明:政丶治制度与社会治理思想,军事,华夏教育思想......
——是华夏思想与精神:儒、释、道,诸子百家,华夏道德(超越一家的学术倡导为全民丶族几千年传承的民丶族气质、风骨与美德),华夏史观(对于华夏自身,对于中国历史的看法)
......
始自衣冠,达于博远。我们要复兴的,正是厚重如斯。
华夏复兴,衣冠为何先行?
“寻找传统文化真精神”,这是对当下中国文化忧患思潮一个极好的概括。很多人在寻找,而我们这个群体找到的答案,先是一袭尘封已久的衣冠,拭去血迹和尘埃以后,衣冠上显出的字迹叫做“华夏”。
寻找传统文化的真精神,是在各方面同时寻找,而服饰的困惑和痛感在其中最重,“汉丶人服饰”的找寻与“传统文化”的寻找,两条线索在360年前的历史中交汇,我们终于寻回了“汉族之服”——汉服。汉服揭示了一个秘密,一个“真正的华夏”的秘密,汉服—汉族之服—真正的华夏衣冠,引领我们进入了陌生而又熟悉,浩瀚瑰丽的汉文明-华夏文明的画卷。
这是一片雾霭重重、尘封已久的精神故园,天地玄纁,清新的泥土中埋藏着我们民丶族的魂魄。
触摸衣冠,始知华夏,华夏复兴,衣冠已然先行。
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冠整而礼仪齐。华夏衣冠历来引领着整个华夏文明的起落沉浮,华夏复兴,衣冠必然先行。
华夏即汉,汉即华夏
华夏即汉,汉即华夏,这是中丶华文明的事实,只需要心平气和地面对。
汉与华夏,本就是一只玄鸟啼出的两种天籁,同一山岳的不同峰面。汉,是瑰丽的银河,我们是银汉的民丶族,缔造华夏文明的伟大族群。不同的语境下,汉与华夏唯一的区别,只在于强调的侧重不同——族群,叫做汉,他的文明,叫做华夏。
复兴汉民丶族,正是复兴华夏,而复兴华夏文明,正是复兴汉文明。
现时的“中国”是一副身躯,而古老的“华夏”就是它真正的精神和灵魂。这个灵魂,正是由华夏-汉民丶族历尽艰辛而创造,在历史的腥风血雨中不屈不挠地维护的——护衣冠而九死,虽三百年而不悔!作为华夏真正的缔造者,没有人比汉民丶族更懂得,真正的“华夏”究竟是什么,“中国”究竟是什么。
中国之中,华夏之于少数族群兄弟的关系,先民早给出了简洁清晰的答案:“入华夏,则华夏之”。尊重,吸纳,包容,和谐共进。
只把自己当成1/56,并非包容与博大,而是庸俗猥琐的史观,是“理智”幻觉下的无知,对中丶华文明的不负责任。因为中国的前途,只有从华夏文明的溯源和创新中寻找答案,而非寄托于少数民丶族文化和西方文明。
我们是汉丶人,是支撑中丶华文明的主体,祖先带领中国创造了辉煌的过去,我们有义务引领中国创造博远的未来——引领中国复兴,舍“汉”其谁?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庞大民丶族,应该堂堂正正担起这一责任。中国要复兴,汉族不扛起首要责任,难道推给少数民丶族么?不以汉文明为基础,还能以什么为基础呢?
汉文明-华夏文明本身就是富有包容精神的开阔的文明体系,但是吸纳不等于可以异变,包容不等于可以毁损,华夏文明始终有自己最核心的精神内涵、价值取向和文化风貌——礼仪之大,章服之美,阴阳之谐,天人之和。忠义仁孝的道德哺育,崇韵尚意的审美理想,修齐治平的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用中执中的中庸之道……这正是中国安身立命的根本,正是我们所要寻找、学习和弘扬的东西。
值得强调:寻找、学习和弘扬汉文明-华夏文明最核心的精神内涵、价值取向和文化风貌,这不正是汉服复兴所指向的最根本的目的吗?
华夏复兴,是一片全球化的喧嚣中,汉民丶族带领数千年的文明故国,为了人类真正的幸福,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为人类贡献独特而伟大的文明财富的宏远志向和决心。
华夏史观:胸中有正气,天地自浩然
一片丹心赴海幕,万点梅痕染衣冠。崖山之后,已无华夏的中国,易服剃发,亡的是文明的天下。
56个族群,已皆国土内的公民,但是今日与往昔,不可混为一谈。正视历史,蒙元满清是彼时中国的亡国、华夏文明的沦陷,但这丝毫无碍于当下中国56个族群利益共同体的携手共进。
这才是真正彻底地放下历史的包袱。否则,歌颂屠丶杀、民丶族自虐、混淆黑白、反转乾坤,这样的汉民丶族又如何赢得真正的尊重,如何自立于中国,挺立于世界,如何真正承担起捍卫、团结、引领、复兴中国的责任?
用千年汉文化的阳光,涤荡民丶族几百年的心理阴暗,只有堂堂正正面对过去,才能顶天立地地面对未来。复兴华夏,也正是要重建正义、正气、有信仰、有抱负、有坚守的华夏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