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汉服推荐

汉服问答 |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来源:与子同裳

摘要:传统文化真精神,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

这个民族是否还记得,“华人”的真正意思,就是“礼仪繁盛、服饰美丽的人”?

我们更多的是悲哀,为我们民族而悲哀。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人类服饰文明的巅峰,而我们现在又有什么样的水准、怎样的心态呢?

10 问:面对普通大众的质疑、困惑和误会,你们如何化解危机和消除歧义?除此之外,穿汉服上街,你们遇到的最 高兴的事是什么?

溪山琴况:最初对于穿汉服,普通大众的反应普遍有两种,一种是“汉服-古装”定位上的困惑,一种是认成和服或者韩服。对于这种困惑和误会,汉服复兴者都会以真诚交流的态度不厌其烦地向同胞讲解。我们主要强调几点:1.我们穿的叫汉服。2.汉服非古装,它是我们汉族人的祖先穿了几千年的服饰,是我们的民族服饰,是祖先可穿你我也可穿的美丽服饰。3.应说和服与韩服像汉服,因为它们本身就学自汉服。4 汉服美不美,该不该复兴,我们身体力行,大家自己来思考,来品味。

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我们一般会随身带一些挂件饰品什么的,比如挎包、纸伞。上书一些关键字眼。比如,上海桂花节时网友就设计了一种小小的旌旗,上面写着:“中华汉服”;我们汉服吧的另一位吧主子奚兄,还自己设计了一个布包,用漂亮的字体写着:“汉家衣冠,中华一贯”,以此帮助身边的同胞们接近汉服的概念。

让我们遇到最高兴的事情……倒不是遇到有人一口说出“汉服”名字的,而是遇到一些普通公众,他们并不知道汉服,但看到后由衷地称赞:这衣服真好看。那种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感,那种对民族服饰天然的文化认同,让我们感动和欣慰,也感到了希望所在。

记忆消失了,但文化接续的火种和基因还在,漫漫几千年华夏衣冠,它在我们民族心中留下的东西,又岂是历史的刀锋可以彻底斩断的呢。

11 问:有评论很不客气地说:“让人很突兀地穿上汉装,行走于现代的流行服饰王国里,难以逃脱作秀的嫌疑?” 你们对此作何呼应?

溪山琴况: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自己的民族服装是“突兀”的呢?为什么会觉得所谓的“现代流行服饰”才是理所当然的、自然的、正常的,而民族服饰就是不自然的作秀呢?

套这个说法,我们是不是要问,“让人很突兀地说上汉语,行走于现代的英语王国里,难以逃脱作秀的嫌疑?”

12 问:有评论认为:“切忌将汉服运动上升到民族复兴的高度,更不能和历史纠纷联系在一起。”如果夹杂了太多 政治历史的东西,就不好了。“现在的人讲求自由,汉服的喜欢与否也是个人权利。从穿上汉服,引起对传统文 化的美好感觉,只要不自大,不故步自封,在传统文化与审美的尺度下,汉服是有生存之地的”。 对此,你们作何评论?

溪山琴况:为什么不能“将汉服运动上升到民族复兴的高度”?汉服运动的定位,正是由衣冠切入,继承和发扬原生的华夏文明精神,由服饰而礼仪、由文化而精神,层层深入地推进华夏文明再造、汉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汉服运动,正是为了民族复兴。而且我们相信,汉服运动将成为民族复兴事业的主流建设性力量之一。

民族为本,服饰为末,我们本末皆执,协力促进。汉服不是古典cos、不是小资文化秀,放弃民族复兴而单纯为衣而衣,岂非舍本而逐末?

没有人夜郎自大,这是建立在文明学习文化对比上的自信。也不会固步自封,华夏文化的发展与日新是永无止尽的过程。所谓单纯文化与审美的尺度,并非汉服运动深层的意指所在,复兴文明、重塑中华,是汉服复兴者真诚的意愿与坚定的决心。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无需掩饰,关键是后人对历史的态度。逃避历史,非一个成熟民族理性的作为。空谈文化,民族也没有真正的复兴。历史,民族,认知的方法与面对的理性,本身就是华夏文明复兴的基础性课题。

不敢面对历史,又如何面向未来?害怕一册史书,又如何写就新时代的蓝图?

学习、记忆、反思、超越,我以为,就是我们面对历史应有的态度。我们坚定地认为,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已经为汉服运动实现全新的定位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淡出历史的阴影,走向文化的复兴。真正正确的汉服及传统文化复兴运动,其方向不是指向历史,而是指向未来。服饰、礼仪、精神、文明,层次递进、一脉相承。

它是文化多样性的捍卫,是文明的复兴与重振,是文化创造遗产的理性继承,是民族创造力的重新勃发,也是在更高的层次和真正的意义上凝聚中华民族、凝聚这个国家,在全新的起点上传承华夏的文化、复兴中华的文明。

13 问:穿汉服只是一种形式,实质是要复兴汉民族文化,找到更多国家符号。那么,对衣冠的看重,是否可以展现 对传统文化的真精神的认同?

溪山琴况:是的。正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真精神的追寻,我们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华夏衣冠。而穿上这身写满了礼仪、思想与文明的举世罕见的内涵格外厚重的“文化服饰”,我们期待向民族文化的深处继续追寻。

汉服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始。长风盈袖不由让重整衣冠的华夏儿女思怀满襟,衣袂翩然、祖先的舞姿正在引我们进入其身后更壮丽华美的华夏文明画卷。

传统文化真精神,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

我们不敢说,我们一定懂得了它。传统文化真精神,是个挖掘不尽的思想文化宝藏。

我们相信,我们已经由汉服切入、初步找到了属于我们的答案。

这个答案,叫做“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