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汉服春晚这个节目感动到了?教你如何打造一款汉服节目。
摘要:怎样打造一个经典好看的节目,话说组织或参加演出的机会太多人需要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
系宋词》)。因为以前是我编的,以队形变化为基础,动作结合朗诵手势比较多。
而《美哉诗经》是刘湖老师编的队形动作,他是舞蹈编导专业,让这部作品有了微型舞台剧的小感觉。复杂到如果他不在,我一个人排练时都搞不清孩子们该怎么动了。hold不住的老师可以参考我以前的朗诵作品编排法,难度系数低很多。

关于朗诵手势,其实就是根据表达内容做不同的辅助动作。有个演讲培训口决给大家参考:
左手关爱,右手真诚,
双手相连,祈福平安。
侧手包罗万象,摆手抛开烦恼。
手指指示方向,拳头充满力量。
压手控制场面,抬手迎来勇气。
心手表达情感,推手势不可挡。
伸开左臂揽住幸福,
张开右臂抱住快乐,
双手打造美好明天!
关于舞蹈,本舞盲就不多说了。找会舞蹈的老师合作。
动作、队形和舞蹈编排应该用了大概4个下午。
五、服装的选择、定制
服装是作品的一部分。虽然汉服复兴不鼓励以朝代分,但在表现有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时相应的汉服款式肯定是最佳选择。
曲裾大部分是垂胡袖,但为了表现隆重和端庄的气场,也受哈辉老师《相和歌》影响,就定制了广袖曲裾礼服。短曲在文物资料里虽然很少见,但作为批量演出用,还是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为长曲对身高要求很严格。而这帮孩子排练和演出时差几个月就能长得参差不齐
。短曲是可以通过下裙绑高绑低来调节的。
领读采用了复原马王堆深衣款。
男生的服装一直让我头痛。在《重回汉唐》节目时我就想用盔甲了,问过几位甲圈的朋友都让我放弃,一是太昂贵,二是小孩子不可能扛得起50斤一件的背心。上淘宝搜,影楼装你懂的,不一般低档。

这次有两篇作品都涉及战争题材,我又开始琢磨盔甲了。于是刘湖和文舒煞费苦心,把公司记事白板的磁条裁成小片用胶棒愣是连粘带画造了一件“盔甲”。衣服和盔甲的搭配是仿自南粤王卫队的战服。后来正好墨绯汉服掌柜CK来串门看到后说可以用铆钉啊,于是我们共同研制的这套“盔甲”就这么出炉了。


在西塘文化周参加活动时和一桌甲圈大咖共进晚宴,我惭愧自嘲说,我这小孩子演出过家家的东西在你们面前可不就是正经影楼装嘛!
结果某大哥说“还好,看得出用了心”。好吧,甚是欣慰!
六、演出——作品成型
到这里,作品已经完成到七七八八,就到孩子们的六一演出了。找汉妆师设计了发型,准备好头饰,约好妆造师,一切就续,六一演出那天,孩子们就惊艳亮相了。
《6.1汉服萌娃精彩美图+剧透|新汉服大片呼之欲出中......》
演出注意事项
1. 准备好服装,从小到大分好,让孩子们到齐后从矮到高排好队按顺序发。演出服装很少一对一量身定做,这个方法可以避免拿到与自己身高相差太大的尺码;
2. 约好化妆师,分配好化妆造型时间,准备发包、发饰;
3. 鞋统一配老北京黑布鞋,这个百搭,我多个不同风格的汉服朗诵都配这个鞋。
演出非常成功,好评如云。但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作品成型而已。因为再好的作品,当演员们毕业离开后你就很难再演,换新演员就需要很多时间重排。只有拍成了好的视频,它才会变成永恒。
七、拍摄活动策划
《美哉诗经》从构思起,我就开始愁外景,有一天看横店秦王宫照片时突然觉得这里可以啊!当时觉得自己是不是疯了,因为花费巨大,孩子们的学校也绝对不会同意。
但我是那种一旦念头形成了就会不停去想,想着想着就去实行的人,不管有多难都要试试,反正不试你永远也不可能成功。
很快我发现秦王宫还不是最好的,记得多年前有一部大爱的电视连续剧《东周列国志》,那是专门针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外景啊,一查原来是河南焦作影视城。

从确定地点,到咨询,到构思到组织花了大半个月,光召集推文就写了一个星期,做宣传片也花了很多时间收集资料。
可能有人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麻烦。因为没人投资,就得家长出钱呀。但有几个家长愿意花两千就跑几千里拍个几分钟的视频就回来,又不是上电视或者领国家级奖项。
而且这是集体项目,如果人不够多,没气势,花那么大代价还有意义吗?我凑30个孩子参加,不是从全国,而是要从原节目组40多人里征,还得占用他们的中秋假期,上补习班的时间,这个难度不是一般大,活动没有吸引力肯定家长们不会报名啊。
所以策划就很重要了。于是我化身活动策划师,用绞尽脑汁也不为过。联系旅行社的朋友,查看周边景点,不停地算各种帐,硬是精心策划了一场“诗意华夏之旅”出来。因为要提高性价比啊。假设用2天时间花2千元拍个视频就回来,很多家长肯定接受不了,但加几百元变成三天旅游,附加各种景点,就划算多了嘛。

在精心筹备下,报名的家长和孩子一个个增加,终于达到30人时,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最后加上我其他生源,凑到39只娃,真是好开森!
八、拍摄
这个就是本文最开始的那一大堆图文啦。一个欢乐的旅程伴随着艰苦的拍摄就这样完成了。
中间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比如在火车上时,我们就开始根据网上搜到的影视城景点照片计划拍摄场景。下午到达郑州,我带着孩子们在游览河南博物院时,刘湖老师已经独自赶到焦作影视城踩点,因为要关门了……请自行脑补在一个只有寥寥游客在悠闲踱步的景区里某男在夕阳中疯狂奔跑每一脚都跳过三级台阶的奇异场景。
对,还有当晚到达焦作,还没办入住我就抓着孩子们开始排练,我让家长去前台取我淘宝顺丰快递的芦苇,打开后震惊地看到居然是粉色……天雷滚滚,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大半夜我实在变不出芦苇,于是这部作品里就有了少女心爆棚的粉红色蒹葭。

还有练到快十点娃们都睡去了,我和刘湖开始坐在酒店大堂继续整改我们的拍摄计划直到凌晨一点。然后……刘湖回到他的房间门口,男二号小萌娃很懂安全地在里面反锁而且砸不开门,湖哥绝望地在外面站了很久直到另开房碎觉。第二天小萌娃还一脸认真地问:刘老师你昨晚什么时候回来的今天什么时候走的我怎么完全不知道?
其实还有很多遗憾。因为带摄像和化妆团队分摊成本太高,所以是当地联系的。摄像当时在网上看过作品很精彩,当天拍摄也很认真,但实际上四台机有两台机画质和拍摄不够理想。而化妆我就不想再多说了。对方报了个很低的价格,我当时十分感激,但当天看到效果时真的#@¥%。万幸我们带了一位化妆师保住了主角,又万幸孩子们天生丽质。
做成一件事真难。这里求一下有没有老板给我明年的作品投资啊啊啊啊!
不要让我再有经费问题带来的遗憾。
九、视频剪辑——成品
回到家几天后我就开始后悔,不应该和孩子们一起回广州而应该直接蹲在焦作守着摄像团队剪片子的。甚至我萌生了要飞机去焦作守他们剪片的冲动。已经花了这么大代价,怎么能功亏一篑?
后来小伙伴们劝我不要冲动,先看片子效果。我按捺一天又一天,终于看到成片,全公司的小伙伴兴奋地围在电脑前……
看完,谁都没有出声。
过了许久,才有一个人说,好象没什么感觉。
是的,我们花了那么大代价,熬了那么多夜,消耗多少脑细胞……
好象不是那么回事。
想了许久,我跟摄像团队联系,麻烦你把所有的素材传给我。对方很惊讶。姐,你要怎么改你说,我帮你改就行了。我说不行,你全部传过来吧。
因为片子我看着不满意,但我根本不知道其他镜头拍成什么样,隔着屏幕我怎么提修改意见?
于是2天后几十G的素材传了过来。不知道小伙伴们记不记得《华夏霓裳3.0》是怎么剪出来的。是的,又是我的好友达达,这次是我去他的公司,坐在他身边,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找,每半句词我们就要找遍全部十几条镜头,选取最合适的镜头。
选完镜头后再做调色,调角度,做过渡效果,配字幕,配特效,然后又是两天。6分钟的小视频终于完成了。
这就是一个非专业草根导演在没有赞助和投资的情况下历时近一年打造一部作品的过程。
把创作过程记录下来,哪怕只是其中的几个步骤对大家有参考价值,也是值得的!
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提到,比如找合作生源和排练时间等现实问题。所以,每年都无法预计还有没有下一年,但不管如何,已经拍成的作品就能够永久保存,所有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期待我,也期待大家能有更好的作品问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