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汉服春晚这个节目感动到了?教你如何打造一款汉服节目。
摘要:怎样打造一个经典好看的节目,话说组织或参加演出的机会太多人需要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
汉服同袍们最关注的汉服春晚已经在小年夜完美落幕啦!
话说除了铁打的苗霖
春晚的2号钉子户……
对,没错
那就是蕾蕾老师!
2016《华夏有衣,大美汉服》
2017《重回汉唐》
2018《情系宋词》
2019《美哉诗经》
……
一部部经典汉服朗诵作品给同袍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蕾蕾老师常说的一句话:
每部作品会当成最后一部来打造
这是因为最后要呈现出这样一部作品
真的有好多,好多,好多个艰难险阻啊!
接下来是蕾蕾老师亲自撰写的革命回忆录《美哉,诗经》的创作过程
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下
怎样打造一个经典好看的节目
话说组织或参加演出的机会太多人需要了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
前言
做汉服朗诵9年了,从2016年起开始拍成视频作品传上网络。作为没有噱头也没有宣传的纯文化类自制小节目,能拥有上万甚至上十万的点击并收获好评,是我坚持的动力。
由于每个节目都有朋友问我音乐或文案模仿,今天把创作《美哉,诗经》的过程记录下来,既是一个有意义的回顾,也希望自己这些小经验能给更多人参考,也能一起加入创作队伍,为弘扬汉文化共同努力!

拍摄篇
一、诗意少年特训营
这是台风山竹扫荡过后的第二天下午,外面已经风平浪静,但琴瑟汉式空间里小娃们却热火朝天地排练着。

二、郑州博物院
上古文明开源地
出发啦!大家会迎来怎样一段精彩的旅行呢?

到达郑州博物院!娃娃们一扫旅程的疲劳,开启了新的学习之旅。
这就是入选了《国家宝藏》的三件国宝哇!
妇好鸮尊、贾湖骨笛,云纹铜禁


三、焦作影视城拍摄
笑与泪伴随的一天
参观完郑州博物院,大家坐车赶到焦作入住。刚放下行李,就抓着小娃娃们在酒店门口开始排练。

第二天五点就开始起来化妆,天刚亮我们就到达了焦作影视城。

因为训练时间有限,有时小家伙乱动,加上经常被路人闯入镜头……拍摄进行的很艰难。一条一条地重拍,重拍,重,拍……
最后有几个小宝贝都累哭了
,我只能一会恶魔一会天使,一会大吼一会卖命表扬……最后,小宝贝们还是笑着完成了拍摄。这里要给每一位同学表扬!记得老师说过的,辛苦很快就会过去,美好的镜头才是永恒!


四、清明上河园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结束拍摄后,下午我们驱车来到古都开封,游览盛名远播的清明上河园。被美景吸引了的小皮猴们玩得不亦乐乎。仿佛上午的劳累困顿和泪水完全没有发生过……







五、大相国寺
第三天早上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大相国寺,不过里面的人有点多,没有停下来拍什么照片。还好,一下车等侯时赶紧拍了大合影!

在返程前我们还给小寿星刘子曰过了他的10岁生日~相信对于他而言,这一定是个极有意义的生日!

六、尾声
因为是中秋,所以在返程的路上,我们还准备了以中秋为主题的诗词问答活动。小朋友们一个个都化身小才子,背诗词拿奖品。
到这里,小朋友们的中秋诗意之旅就结束啦!通过这次的旅行,同学们受益良多。
当然,《美哉,诗经!》的拍摄也顺利完成!接下来就是整个作品创作过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千万不要错过哦!

创作篇
好了,现在就结合《美哉诗经》的创作过程,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样打造一个类似的节目。
一、文案构思和写作
先确定要表达的主题,然后确定文案。有现成的稿件是最好,如果没有,可以这样来:
1. 根据需要,先搜索符合风格的作品,再裁剪组合。比如这次《美哉,诗经》精选了5篇诗经原作。
2. 然后满网络搜索相关的美文,这次文案从三位作者的作品中精选了一些好句子
3. 根据节目时间取舍、丰富。人家写的整篇,你要的是片断,很难正好合适。也就是自己写一些,借一些
修改、组合后就成功啦!
我做《美哉诗经》的文案,总时长应该在2天左右。包括选诗、试时间、算时间、删选、撰写、整合。
提醒:
标作者时要记得给借鉴过的作者署名啊!
二、朗诵训练和录音
我排朗诵节目,以前会花大量时间在朗诵训练上,但达到理想的效果真的需要很久。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摸索到一个好方法:先是让孩子们花一点时间读熟,然后带读录音,再把剪辑好的录音成品拿来排练。
因为有老师带读,孩子们的情感处理能够完美得多。按理说没有带读就会打回原型,但其实接下来会有大量排队形的时间一直在听录音,跟读,等队形排完,孩子们已经完全熟悉了声音处理的情感、语速、节奏,再稍加训练就能读得很好了。
这个小决窍可以节省至少1-2天排练时间。
录音注意事项
1. 尽量一次性录完。或者同一地点的相同时间段录。话筒和设置不要动,否则换了地点、场地环境,音质会不一样。
2. 朗诵的内容会有很多句,如果一个字没录好又从头开始那一个月都录不完。因为几个词整哭萌娃的事我真没少干,当然最闪亮的星就是这样锤炼出来的。
所以先要说清楚,某个字没读好,请勿惊慌,淡定地把这一句重来就可以。
例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方”没读好怎么办?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重读就可以了。因为在AU(录音和剪辑软件)里,句和句之间的波纹区分明显,后期剪掉错的很容易。
不可以只补读“方”字,因为断过的句和字,语流不连贯,拼接会不自然。
为什么 “所谓伊人”也要读呢,因为很多人刚读的第一二个字有可能接不上情绪,甚至刚吞了一下口水、轻咳一下,都会影响发音。所以多录的是用来浪费的。
3. 录完的素材当场听,有问题马上重录。听时注意保持绝对安静,否则小杂音小瑕疵当时听不出来,但一安静的时候就清晰了。重录很麻烦。
4. 保存时不要偷懒,以前我偷懒直接按保存,系统自动编号是“音轨 1_021_1.wav”这种格式,等你剪辑时可会吃尽苦头。那么多句那么多遍你根本找不出哪个是哪个。我现在会先把文案编好号,存的时候按“1关关雎鸠”、“2今天就让我们”这样的起名方法,剪辑时好找很多。
5. 为保录音素材足够,可以多录几条选择。
初步训练和录音我大概用了四次,也就是约8课时。
三、音乐选择和剪辑
我的朗诵、汉服展示作品极少用单篇配乐。因为我做的大都是组合作品,风格本来就变化明显,根据文案内容用不同的配乐进行剪辑,才能更好地表达作品。
以前经常有人问我作品的配乐。有时会很难答。因为边听边选,不知不觉就会把很多音乐拉进列表。最后用过哪些自己也记不清。
每段音乐一定要先听,找出感觉合适的部分,再和朗诵合在一起试听感觉。
因为近几年一直被问音乐,加上现在版权意识越来越重要,《美哉,诗经》就特别留意,在正片后面附上了音乐名单并鸣谢作者。
当然,能从我这里吸取经验的都不是专业人士。真正专业和商业的要求,可不是署个名就够了。涉及到版权很麻烦的。但因为我做的这些都是非商业作品,一般没有大问题。
当然万一做得好就难说了,这次《美哉诗经》上汉服春晚,涉及到平台直播,要求高很多,临近播出时要求我们提供正式的《相和歌》音乐授权证明,可是口头的容易,正规的走流程根本来不及啊!只能痛苦万分地把舞蹈部分裁掉了。以后有类似情况我一定早几个月准备。
说回制作吧,剪辑工具我用的是AU。


1. 一首音乐截取部分时,在本来一段旋律结束处截断听起来才会自然。如果时间上实在不合适,用渐弱收尾;
2. 两首不同的音乐要接在一起时,如果作品风格接近,可以用前面渐弱后面渐扬,部分交融的方法,如图A。反之,作品相差较大,中间可以留短暂空白过渡才不会太生硬,如图B。

3. 同一首作品剪短不一定是去前或去后,也可以去中间,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找准接口,可以完全听不出断点。
在琴瑟常调侃自己的一句话:一个不会做设计的剪辑师不是个好主持。咳咳。
我对自己音乐剪辑的水平还是很满意的。绝对是业余里面最专业的。
剪辑软件熟了后不止是剪音乐,我还会对学生录音进行修音。因为儿童是有特有的儿童腔和念书腔,不经过长期训练很难改掉,节奏、音调往往不对。但这个利用AU完全可以调整。
当然,这种类似于作弊(明星的歌就是这样修出来的)的大规模修音,9年来我只用过2次,就是在两所不同的学校接手第一批朗诵队成员时,孩子们训练很久都达不到要求,只能硬修。但每次到了第二年就不需要了,因为他们会在长期学习中找到语感。
《美哉诗经》的录音合成、配乐剪辑我应该用了2个整天。
四、动作、队形、舞蹈编排
这曾经是让我很痛苦的事情。作为一个有声语言爱好者我无法理解,朗诵就好好读,在台上跑来跑去干嘛?
人家合唱比赛从来都是安安静静站那,评委完全就听声音。
不过没办法,中国的朗诵艺术特别是集体朗诵跟合唱发展差了N次方。集体朗诵表演已经形成了视觉作品的要求,我也就渐渐屈服了。但至少我的会根据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去编队形和动作。而不是为了跑动而跑动,为了变化而变化。
如果对编导比较内行的老师,可能看得出《美哉诗经》的动作队形编排和以前会比较不一样(参考《重回汉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