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汉服推荐

李清照,你能让着点男人吗?“不能!”

来源:与子同裳

摘要: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人的所有趣味。

都说壮志难酬,

其实“活着”本身已经很艰难。

这一次李清照看走眼了,张汝舟不是好人。

他只不过是觊觎那些为数不多的文物,和李清照可能会有的钱财。

当他结婚后才发现,

李清照不让他碰文物,身上也没钱。

那么能娶到李清照,

总是值得吹嘘半辈子的事了吧?

可从她的眼神中就可以发现:“她根本不爱张汝舟。”

不过是世道不太平,

一个孤苦无依的女人需要依靠,才让他捡漏。

狭隘的自尊心,

让张汝舟经常对李清照实施家暴。

曾经被苏轼、王拱辰、赵明诚捧在手心里的宝贝,

在张汝舟眼里却一文不值。

李清照本是骄傲至极的人,何曾受过这种委屈:

“离婚。”

在那个年代,不论是什么原因,

只要女人提出离婚都要坐牢两年。

坐牢就坐牢,

如果在困顿中连内心的骄傲都磨灭了,

那就永远走不出泥潭。

人呐,还是适当的需要一些“假清高。”

恰好,张汝舟还有一些劣迹。

朝廷有规定:如果考不上科举,

达到一定的考试次数,就能做个小官。

张汝舟的官,就是谎报科举次数换来的。

在起诉离婚的时候,

李清照把张汝舟也告发了。

拼着鱼死网破,

张汝舟被撤职,李清照也入狱。

好在李清照的人际关系不错,

经过亲朋好友们上下打点,

关了9天就被释放。

晚年的李清照,孤苦无依的过了24年。

有多苦?

看她写的《声声慢》就知道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凄风苦雨的黄昏后,

只有一个孤独的女人在喝着苦酒,

天色逐渐黑了,

屋子里只有一盏豆大的油灯,

无声的诉说着夜的寂寞和人生无常。

命运最残酷的地方就在于,

把最好的东西一件件送给你,

然后再无情的一件件拿走。

国破、家亡,

为她遮风挡雨的大伞一个又一个离开她,

只剩下李清照在荒凉的人世间苦熬。

江山留与后人愁

晚年的凄惨岁月折磨着李清照,却也成全着她。

1117年,赵明诚已经大体完成《金石录》的编纂,

李清照“亦笔削其间。”

在江南定居后,

孤苦无依的李清照又思念起亡夫赵明诚,

遂决定完成《金石录》的最后编纂工作。

在十几年间,

她带着字帖、礼器奔走在江河山川之间,

不厌其烦的登门拜访老先生们,

请他们鉴定文物的真伪和种种疑问。

1143年,李清照终于将《金石录》校阅完成,进献朝廷。

这本书一出,立刻震惊南宋朝野,

被誉为“历代金石研究之集大成者”,

成为研究中国金石的必读之作。

最让李清照不同寻常的,是她让男人无地自容。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朝廷一力退避,不敢有半分收复之意,

宋高宗也被金兵的“搜山检海捉赵构”吓破了胆。

不甘于国破家亡而奋起抗争的,

唯有岳飞、韩世忠、赵鼎等寥寥数人。

还有,李清照。

1133年,朝廷派韩肖胄和胡松年出使金国。

在他们出发的那一天,

李清照穿戴整齐来到城门前,为二人送行。

举起酒杯,她作了一首《上枢密韩肖胄》:

三年夏六月,天子视朝久。

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

如闻帝若曰,岳牧与群后。

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

..........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

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抷土。

以一介女子之身,吐壮怀激烈之言,

当真让天下男子汗颜。

李清照凭什么和岳飞、辛弃疾、陆游站在同一个舞台上?

当然不是前半生写的春花秋月婉约词,

而是这份巾帼不让须眉的志气。

才华需要勤学,

美貌要靠父母,

唯有不甘屈服的志气,是来自于自己。

中国历史上的佳人中,李清照的命运是最曲折的。

生于书香长于富贵,

虽然没有子女,却有温文尔雅的丈夫。

人到中年从云端一朝跌至泥潭,

丈夫的懦弱在时代的碾压下,显得那么扎眼,

“赌书泼茶”沦为一地鸡毛。

本该静看云卷云舒的晚年,

又在颠沛流离中为编书和国事操碎了心。

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当负重前行的人都离去时,

有的人选择认命,

有的人选择扛起包袱继续前行。

李清照不是什么爱国诗人、婉约词人、伤心人,

她只不过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

都做了最好的自己,

即便手中握着一把烂牌,

也要打出最优雅的姿态。

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