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汉服推荐

破除现有迷思和困境:论汉服运动方向问题

来源:朝云辞

摘要:汉服运动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非常欣慰社会各界人士都纷纷参与进来。我们也要看到客观现实是,有着不同思想理念的人群在这个文化领域争相发声,进行着自己的诠释。其实,这无可厚非,也是汉服运动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此,笔者想和...

族重新站回世界前列。

既然如此,那么无论是商周的神秘古朴,还是秦汉的铁血勇武;无论是隋唐的大气雍容,还是宋明的精致素雅,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都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和审美的不同层面的体现。既然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外化表象,那么为什么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表象来继承和发扬?

在讨论“传统汉服”时,区分不同朝代的流行风格,可能有着学术上的价值,但是在构建“现代汉服”体系时,就必须要“去朝代化”。

朝代论尤其是唯明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将汉服的发展主线索用各个朝代的风格进行人为割裂。举例目前最典型的反对汉服的理论是: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服饰,古人都不会穿“前朝古装”,你们还在搞复古;既然中国传统服饰都是代代更迭,层层推新,那么经历了西方化浪潮后,还剩下那么三瓜两枣,自然也就是你们汉人的“传统服饰”了。

这种线性的服饰史观,对汉服运动来说是较大的阻力之一。既然我们一再强调,我们是复兴,而非复古,那么自己又在大力推行“周制”、“唐制”、“明制”等等,是否是自我逻辑混乱?是否自我理论缺失?

朝代论尤其是唯明论,还有最大的问题是,过于突出汉服的个性和风格,打压甚至否定了汉服的共性和本质特征。比如交领右衽,这是贯穿了几千年来未曾动摇的特征之一,但是却在各种朝代论的冲击下,变得有些淡化。

我们学过哲学原理,什么事情都要分清楚主流和非主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朝代论的一个重大理论缺陷是,他无法解释唐朝的壁画陶俑中,有多少穿圆领、翻领袍的,就有多少穿交领右衽的;无法解释在明朝文物和史料中,穿交领右衽的远远多于穿立领、方领、竖领的;当然也更无法解释,为什么明末有那么多人为了“交领”这种款式而付出生命代价。

所以笔者的观点是,断代式的实践活动,可以作为“传统汉服”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汉服运动的学术水平提升到新的广度和深度。但是不能将此理论来指导汉服运动,尤其是现代汉服体系的构建。

三、确定各种逻辑关系

在探讨了目前三种可能存在一定问题的思想理论和方针路线之后,回到本文的观点和主旨上,即:我们要搞清楚这场文化自觉运动的主体是谁?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目的和宗旨是什么?判断标准和根本原则是什么?指导思想和基础理论是什么?主流和主线是什么?等等一系列的待解决问题。可以说,如果我们不将这些问题搞清楚、弄明白,汉服运动永远也成熟不起来。

笔者在本文只是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初步简单地回答了以上问题,也不一定准确,这就需要众人继续努力,在实践中提炼和升华、批判和完善。

关于如何解决我们包容创新的宽容理念被人利用起来乱整、胡搞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个解决办法,供诸君参考。

确定古装、传统汉服、现代汉服、汉元素时装的逻辑关系。

▲图2:基本概念逻辑关系简图

在此逻辑关系之中,传统汉服自然已经是尘埃落定的,可以用考据、考证的手段,进行梳理和总结。而现代汉服却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概念,超出部分存在着无限潜力又存在着种种风险。我们既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失败而放弃探索、创新的职责,又不能放任无底线的胡搞来扰乱视听。

我们还要进一步考察,对一些功能性概念进行逻辑上的区分和厘清。

▲图3:功能性服饰概念逻辑关系

作为功能性服饰,有着特定的用途,不能统一地、唯一地用形制去批评和纠结,毕竟民族服饰只是一个母题,他可以衍生出很多主题出来,不过是大树分杈的问题,而且这些功能性服饰除了考虑民族传统性,还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为他们的功能性主题服务,这也是服饰文化缤纷多彩的缘由。我们自己要清醒地看待这个问题,不能用“汉服明明不是这样”的观点去对待不同文化领域的服饰问题。

那么,如何有效地判断“探索性质的有争议待确定的汉服”与“功能性服饰”的区别?防止“功能性服饰”以“改良、创新、探索”的名义窜乱汉服体系呢?我的观点是,在“现代汉服体系”之中,设置一个缓冲带、考察期,划出一块实验田,首先将特定用途的功能性服饰、衍生物等放置在对应的概念区域中(比如影楼的归影楼、二次元的归二次元),再将有争议的、有问题的、待解决的种类划分到“现代汉服实验品”这个全新领域中,既不大力吹捧,也不一棒打死,而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判断标准是“历史依据、民族义理、大众实践、时间沉淀”。

最后,再附带谈一谈目前亚文化趋势问题。由于目前参与者以年轻人占据绝大部分,不可避免带来娱乐化、表象化的现象。年轻人爱玩,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避免走入歧路上去,那就是自己都把汉服进行“亚文化”化。

不少网友被现在火热的商业价值所迷惑,认为汉服被年轻人当做了娱乐、玩耍项目的一种,所以悲观地、盲目地认为这“果然是亚文化、是非主流”,把自己局限起来,去抨击年轻人。

任何事物都是复杂的、多层次、多面性的。我们不能因为现在展现出来的是年轻人的娱乐项目,于是忽略了更主要、更重要的部分。

笔者真的希望有一天,由我们少数文化自觉者来背负汉服沉重的家国情怀,所有人都可以轻松惬意、毫无负担地去享受祖先留下的福祉荣耀。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大众在玩乐,我们也跟着一起待在山脚下玩乐,我们的道路在前方、在远处、在山峰。

我们必须要有荡胸生层云的大格局、大气魄,还要有站在历史高度看问题的大视野和长远目光。

唯有面向现代、面向未来的汉服运动,才是有意义、有价值、有广阔前途的一场民族文化自觉运动。

只有牢牢把握了“正本清源”、“民族属性”、“为现代中国人服务”这条主线,我们所做的一切,才能被人民记住、被历史记住、被子孙后代记住。笔者也相信,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哪怕长路漫漫、哪怕曲折迂回,汉服运动必将走向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