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与国学教育
摘要: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秘书长张健表示,目前各地高考改革的几个信号均指向国学。那川南四市对这一信号的反应如何?在国学教育方面开展得又怎样呢?
近日,有媒体从“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了解到,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预计将于今年9月出版,四册分别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道德经》。至此,课题组已完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标准化传统文化教材的研发工作,高中国学教材将在各地开展成规模的教材试用工作。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秘书长张健表示,目前各地高考改革的几个信号均指向国学。那川南四市对这一信号的反应如何?在国学教育方面开展得又怎样呢?
男子加冠,女子加笄,穿汉服参加成人礼;手抄报比赛,现场作词、绘画、抄写古诗;演讲比赛,讲述《三顾茅庐》,学习岳飞精神……在内江市第三中学,学生对国学文化并不陌生,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学校就会举办类似的活动。
对于国学文化引入高考,学校资深语文教师、副校长周校长认为,此举可以促进学生加大学习力度,扩宽知识面,让国学文化蔚然成风。
《论语》一天一则汉服成人礼感悟成长
虽然高中语文课本中《论语》已经出现,但是只摘选了其中一部分。于是,语文老师杨金华要求每位学生每天都要读一则,既要摘抄原文和翻译,还要领会这句话的意义。
除了书本阅读,内江三中更重视在活动中,学习国学文化。2014年10月21日,该校举行了内江首个汉服成人礼。100名高三学生身穿汉服,仿照古代习俗举行了自己的成人礼—冠笄之礼,并向父母行跪拜礼后聆听训示,以传统的方式宣告成年。不少学生表示,成人礼接受了传统礼仪的熏陶,自己也感受到了成长的责任。
名著经典常被引用演讲比赛融入传统文化
上学期,内江三中在高二年级举办了以“弘扬传统文化 崇尚公平正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语文组组长张兵还记得,“比赛中,有同学讲述了《三顾茅庐》,也有同学讲了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虽然有些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是以演讲比赛的形式再次展现给大家,可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学校还举办了一场手抄报比赛,主题依然与弘扬传统文化有关,比赛现场,有的画画,有的抄写古典诗词、现代诗歌,还有即兴创作,现场作词。
支持国学进入高考希望考卷中包含文本
对于国学文化进入高考,张兵和多数老师的态度一样,都是支持的,但是他有一个担忧,害怕考题中没有文本,架空来考查学生对孔孟等思想的了解。张兵说,如果增加了文学名著的考试范围,不仅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对老师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内江三中副校长周校长认为,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都有利有弊,通过高考改革,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希望再过一二十年,传统文化能够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