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汉服文化复兴亦不忘求同存异
摘要:汉服复兴运动——是在本世纪初,一部分国人大国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以知识分子、青少年族群为主体,以汉服回归为出发点,以复兴华夏文化为终极目标的一场文化复兴运动。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汉服爱好者以复兴汉族传统服饰为信念投身于汉服文化产业当中,让汉服受到了公众更加广泛的关注。
汉服复兴运动——是在本世纪初,一部分国人大国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以知识分子、青少年族群为主体,以汉服回归为出发点,以复兴华夏文化为终极目标的一场文化复兴运动。在当代中国,汉服爱好者几乎遍布全国:四处都能发现“同袍”,他们有的穿着汉服工作、学习、活动,有的穿着汉服出入各个社会场合,并自诩为“汉服复兴者”。
似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自衣冠,达于博远的深刻内涵。
大多数汉服爱好者们想通过对汉服的宣传和推广来达到“使汉民族有衣可穿”的目的,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在汉服复兴运动中,有着相当一部分汉服爱好者在倡导汉服复兴时,不可避免的存有了思想的局限性,这部分人对不同的思想不能采取公正客观的包容心态,并颇有非我族类,请毋入内的架势。
诚然,作为优秀的传统物质文化,汉服不应该遭受冷遇。然而经过了多年的汉服文化断层和缺失,汉服文化的复兴之路必然要比想象中艰难——汉服的宽袍大袖不方便现代生活,期望让汉服全民生活化或许并不现实。
汉服复兴,面对是大众,这些大众里不乏对汉服不了解,或了解不深的,这些人遇上部分资深“汉服爱好者”,常因一点小“误解”,或遭冷面孔对待,或引得口舌之争,或被群起而攻之。甚至当有“同袍”身着更加轻便的改良版汉服之时,会被嘲讽为不懂汉服,擅改形制引来骂战……显然,这对汉服文化复兴并不有利。
思想的传播,文化的发扬要经历漫长的过程——需要互相了解,互相影响。汉服文化复兴,既要使汉服更易被社会接受,让汉服背后的汉文化也更易被世人传承和发扬,更应当懂得求同存异,有容乃大的道理。毕竟,偏激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只会让彼此拉开更大的距离,而时代的轨迹证明,历史更加期待文化交融创新,百花齐放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