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着装:汉服着装实用指南(上)
摘要: 我们总会遇到某个场合,以身穿传统服饰的方式去展示自己独特的品味和氤氲在血脉中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真正了解汉服,包括很多汉服爱好者。如何正确的穿着汉服,令很多人相当困扰,几乎每一个汉服购买者在学会正确穿着之前都会付出昂贵的...
目的服务,在穿着搭配方面也不遗余力支持这种偏好:两侧均有外摆的圆领袍内衬同样有外摆结构的搭护,然后搭配一领腰间作褶的贴里,腰系阔大的裤子和衬裙。
女性装束的整体轮廓虽不及清前期那般纤瘦但总体趋于颀长,故衣衫不断加长,从弘治年间的“仅掩裙腰”到万历初的“仅露裙二三寸”。女袍则沿袭一贯的庄重,明中期袍身两侧出现的独特的褶和内衬的两层长衫,无疑使着装者更加雍容。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并不重视汉服整体轮廓的塑造,大多没有事实依据的衣服结构、强行推行“多元化”而凑出的仿各时代风格的款式,使得汉服的轮廓异常混乱。很多人为了达到“日常”的目的 反其道而行之,认为以时装的轮廓和审美为标准去塑造汉服的风貌,才是让“传统服饰”重新融入生活的正确方式。这种做法不仅导致汉服上身效果和礼仪场合的氛围格格不入,还会使汉服发展和初衷背道而驰。在审美被欧美日韩潮流牵着鼻子走的情况下,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讲汉服能继承传统、坚守传统呢?或许迟早会如同民国时期的女袄衫,在紧跟西方时尚的同时失去自我,最后把所有的美丽都定格在黑白老照片和月份牌中吧。

打造汉服的轮廓不仅要慎重选择内外搭配,在衣衫的尺寸上也应该多下功夫。总的来讲,男女装上衣的腰胸尺寸应足够肥大才能达到宽松舒泰的效果。通过各场合衣衫搭配示意图,我们完全清楚汉服不是一层皮,理想的着装效果当由由内中外几层共同打造。因此仔细考虑内外衣衫的尺寸很有必要,我们不妨以175厘米的男性身高、165厘米的女性身高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