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汉服推荐

穿汉服的年轻人:“你不穿出去,谁知道这是汉服?”

来源:朝云辞

摘要:本文首发于2017年9月7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你不穿出去,谁知道这是汉服?” 穿汉服的年轻人》

是在高三那年,全家二十多口人穿汉服过年。倡议者是十方的妈妈。

撷芳主人记得,以前,一些家庭会在过年或者拍全家福的时候集体穿唐装。“明朝没有摄影术,他们要画一次画像也是很隆重的,所以他们画像的时候、过节的时候也会穿吉服。”撷芳主人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我们传统服饰的回归可以一步一步地来,与老百姓关系最紧密的传统节日和一些礼仪场合,比如婚礼和生日,可以先把传统服饰引进来,然后再慢慢拓展到其他。”

丝绸的贵气很廉价

视觉化汉服的兴起,衍生出各种生意。十几年来,汉服品牌从几家扩展到上千家,一些资深爱好者变成类似网红的角色,“身边围绕着一群小粉丝,不停地买他的衣服,追捧他。”

另一些人转型做商家卖汉服,或者开礼仪公司。一些礼仪公司甚至创造了开笔礼——这种广受学生家长欢迎的礼仪,并未存在于中国古代。也有商家用“汉服文化周”的方式,与景区合作汉服生意。

李依蔓早在2002年就设计制作了第一件汉服,是汉服圈的骨灰级元老。当时,李依蔓准备参加一场“汉服派对”,但是没有买到满意的汉服,于是亲自动手做。

在汉服圈,李依蔓是少数服装设计科班出身的爱好者。

李依蔓设计汉服,版型和结构严格遵循出土文物,但是配色和用料会做改变。“有一部分人觉得,汉服就是黑色、咖啡色、灰色,特别低调。但是参考一些诗词,古代也应该有很多鲜艳的衣服。要不然’石榴裙’怎么来的,又怎么会有’记得绿萝裙,处处怜芳草’?”李依蔓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只不过经年累月中,颜色已经变化了。”

李依蔓做的第一件汉服,是参照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做的一件曲裾

李依蔓的版本改成了粉色,白边白裙,上面绣了几朵粉色的花。款式也做了微调。

当时她在一家时尚设计公司上班,公司里不允许设计师做私活,李依蔓就在家做,趴在客厅的地板上画图。“因为曲裾很大,展开从这到到那边,七八米,绕一圈一圈的。”李依蔓此前穿过别人的一件曲裾,凭着记忆中的构造重新设计,打版,用了三四天时间做成。

李依蔓选择曲裾,是因为觉得“曲裾绕来绕去,让女生显得特别婀娜”。她穿着自己设计的粉色曲裾参加汉服派对。“很多人围着问,你的衣服是哪里买的?我说自己做的。很多人围着我,让我帮她们做。”

在那场派对上,李依蔓也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2007年,李依蔓辞去了设计公司的高薪工作,与丈夫一起开了一家汉服店。李依蔓平时写旧体诗词,每一件汉服产品都从诗词中取名字。她在汉服圈通行的名字,是她写诗词的笔名“月怀玉”,意为“月色如玉”。

月怀玉设计汉服,非常善于捕捉现代人的需求。

中国古代没有出土过专门的婚服。月怀玉察觉到当代红火的婚庆市场,设计了汉服版的婚服系列。她参照古代帛画上吉服的款式,“改成红色,绣花绣得大气一点”。这个系列的婚服,比市面上的中式婚服价格贵很多,却颇受欢迎。

月怀玉也是业内比较早设计童装汉服的人。“有的家长想培养孩子传统礼仪方面的东西,就给孩子买汉服。”童装汉服的模特,是月怀玉自己的孩子。儿子100天时,她就给他穿上了汉服。

汉服除了劳作的短褡以外,没有短袖,夏天穿着比较热。月怀玉于是又改变汉服形制,设计了一些具有“汉元素”的短袖短裙,在夏季销量比汉服更好。

“汉服既然是一个服装,应该是为人在服务,而不是人把它供在台上,”月怀玉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她希望设计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汉服,吸引更多人穿,“如果你不穿出去,谁知道这是汉服?”

2016年4月,一位著名coser也创办了自己的汉服品牌,他的汉服设计,从一开始就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博弈。

现代服装,胸围通常是裸体胸围加上两到三厘米的“宽松量”。而古代圆领袍的胸围,宽松量多达八到十厘米,“穿出来才显宽松,宽松才显得有肚量,古代有这层意思。”这位coser的汉服店做圆领袍,最初严格按照史料记载的尺寸制作。衣服卖出去,一些买家抱怨衣服太大了,“像人被衣服吃了”。“很多人问我们是不是搭错码了。”于是设计师把宽松量缩到3厘米左右,非常“现代”。这时又出现了另一派声音,遵循传统,反对这种修改。这家汉服的设计团队,不得不一直寻找中间点。

对于布料,现代人也有异于古代的喜好。“古代的达官贵人喜欢用丝绸等有反光质感的布料做衣服,呈现他的贵气,以前的平民穿的是粗麻布衣,”这家汉服品牌的负责人林生说,“现在反光料子在时装甚至窗帘都用得比较多,现代人的审美就会变成,如果一个料子太过反光的话,他们会觉得很廉价,像窗帘。他们更希望穿那种亚色一点的布料。”

“蒸蒸日上”的汉服产业,也使得“汉服圈”愈发突破“次元壁”。2016年底,春梅狐狸看过一个护肤品广告,拍的是古代四大美人。她发现,所有女主角的衣服都是买的现成的汉服。“比起做一套服装,当然是买一套现成的更简单。”春梅狐狸很高兴看到这种输出,“在有些人看来汉服是一个圈子,是有墙的,实际上是没有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