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服饰便在追求中性美
摘要:中国服装自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是属于所有性别的。
族男人从夏朝就开始穿裙,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裙子才退出男人们的衣橱,从此中国男人们才与裙文化完全分开。
说到这里则需要解释一下古人的“裳”。现在大家通常把上装、下装、衣裤、裙子等都统称为“衣裳”,而古代的衣裳则是指两种服饰,衣大家都明白,就是上装,而裳就如前面提到的,是指下裳,在古时一般指裙。最初的下裳,可能只是围在下腹的遮羞布,就像是远古时代的遮体兽皮或是植物藤叶,至商周时期,“裳”成为遮蔽下体的服装的统称,而古代时候由于技术限制,布帛宽幅较窄,裳则分为前后各一片,配有腰带围在下身,但因两侧不相缝,对坐姿要求较为苛刻。到了汉代,裳的前后两片被连接起来,成为筒状,就发展成了现在所说的“裙”了,而此时人们终于穿上了合裆裤,裳遮蔽下体的功能消弱,却成为一种服饰文化流传下来。
从兽皮和树叶,到上衣下裳,至深衣长袍,再至褒衣博带,还有裲裆半袖,哪怕是长衫与旗袍,中国服饰总能做到男女通吃,看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丽的服饰不分男女。

在女性柔美的气质中多了些男性的硬朗
▼
既然自古以来服装就是中性的,这良好的传统自然有它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继续保持,即使男装更男性、女装更女性,我们还是需要中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