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汉服推荐

不愿我华夏文明无人叹,经典国粹知多少

来源:朝云辞

摘要:国粹:指完全发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并属于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镇人)。元朝末年,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剧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腔。

江苏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对伴奏乐器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梁辰鱼对推广和改革昆山腔起了巨大的作用,因而成为昆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昆剧的上演剧目中,有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其次是孔尚任的《桃花扇》,孔尚任是孔子的第64世后代。

昆剧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昆剧的唱腔委婉细腻、新丽流畅,非常好听!有“水磨腔”之称。昆剧艺术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体系,而这一体系又长期在中国戏曲中占据独尊地位,所以昆剧艺术被尊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对整个戏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地方戏都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它的艺术养分,其中还留有部分的昆腔戏。许多地方剧种,如:京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晋剧、蒲剧、上党戏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因此,昆剧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同时,昆剧还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昆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17、中国烹饪(中国菜)、中国节日饮食文化、筷子。

中国烹饪(中国菜):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种菜肴的总称。具有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品类丰富、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特点,是中国烹饪数千年发展的结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中国八大菜系:粤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川菜、闽菜、鲁菜。中国节日饮食文化: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

18、针灸

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

19、对联、灯谜、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游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得即兴赋诗并取杯饮酒。曲水流觞这种游戏非常古老,有数千年的历史。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的流传千古的书法作品“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记录的就是在浙江绍兴兰亭一带进行曲水流觞游戏的过程。

20、剪纸、刺绣

●剪纸: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在我国流传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剪纸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剪纸艺术这一中国民间艺术瑰宝,至今仍然绽放着绚丽的光芒。中国在西汉以及东汉时代就发明了造纸术,以后就有了剪纸。

剪纸是我国最普及和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艺术特色。剪纸,也称为“窗花”。在新春佳节时,中国百姓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剪纸(窗花),集装饰性、艺术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请参考我以前提的建议:《建议把春节假期确定为十天,把腊月二十八定为“窗花节”》。

●刺绣:刺绣是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刺绣织物主要是丝绸和丝线。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在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江苏省的“苏绣”、湖南省的“湘绣”,广东省的“粤绣”、四川省的“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很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国最为突出的刺绣是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除此之外,还有河南开封的汴绣、浙江杭州的杭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汴绣、杭绣,可以合称为“中国六大名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