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香囊——中药与香谱
摘要:中国香文化传承数千年,从燃烧香蒿、燔柴祭天,到佩戴香囊、兰汤沐浴,香品广泛用于辟邪、除秽、驱虫、疗疾。焚香、熏香、佩香、浴香与道家儒家医家养生的理念紧密结合,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辛;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禁忌:阴虚火盛、血热妄行出血者禁服。

英文名:Thickleaf Croton Root
拉丁名:Radix Crotonis Crassifolii
别 名:山豆根、木沉香(《生草药性备要》)、土沉香、驳骨消(《岭南采药录》)、滚地龙、黄牛香(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过山香(福建)
来源: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鸡骨香Croton crassifolius Geisel. [C. chinensis Benth.],以根入药。秋冬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分布: 国内: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国外:越南、老挝、泰国也有分布。生于沿海丘陵山地较干旱山坡灌木丛中。
主 治:治胃痛,胃肠气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咽痛,心绞痛,蛇咬伤。
性味归经:《生草药性备要》:“味辛苦,性温。”入心、肺、肝、胃、肾五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研末。外 用:研末调敷。
功 效: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
生药材鉴定:根细长条状,径2~4毫米,表面灰棕色,有纵纹及突起,有时栓皮脱落。质脆易断,断面黄色,不平坦,纤维性。气微弱芳香,味苦涩。

来源:为菊科物木香auckiandialappa decne.的根。
采制:秋、冬季采挖,除去杂质,切段,干燥后撞去粗皮。
性状:根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0·5~5cm。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有皱纹、纵沟及侧根痕,有的可见网状纹。质硬,难折断,断面较平坦,棕色至暗棕色,散有棕色点状的油室,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老根中央多枯朽。气芳香,味甜、苦,稍刺舌。
性味: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Sieb.et zucc.的干燥根。
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或稍扁,略弯曲,长3~15cm,直径0.5~1.5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质坚脆,打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皮部淡黄色或灰白色,形成层环状,黄棕色,木部黄色,射线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放射状。气微香,味苦、微辛。
功能主治:平阳止痛,解毒消肿。用于眩晕头痛,胸腹胀痛,痛肿疔疮,蛇虫咬伤

别名:熏陆香(《别录》),马尾香、乳头香(《海药本草》),塌香(《梦溪笔谈》),西香(《本草衍义》),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浴香(《纲目》)。乳香、尔香、制乳香、炒乳香、醋炒乳香、炙乳香、生乳香、明乳香、生明乳香
为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的胶树脂。主产于北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以及南阿拉伯半岛。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等症。
性味归经:辛苦,温。 入心、肝、脾经。
处方中写乳香、尔香指生乳香。为原药去杂质,捣成碎块入药者。
制乳香为原药捣成粉末后,置锅内炒至熔化,然后倒出,待微冷切成小 块者。
炒乳香为原药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见熔化后,略呈黄色,取出放凉入药者。
醋炒乳香又称炙乳香。为净乳香用文火炒至表面熔化时,喷洒米醋再炒至外层光亮,取出放凉入药者.

类别:开窍药
拉丁:Benzoinum Styracis
别名:拙贝罗香
药用部位:干燥树脂
药材性状:本品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即软化。气芳香、味微辛。
产地:云南、广西、广东、贵州、福建
采收加工:在夏、秋季割胶。收集的液体树脂放阴凉处,自然干燥。
性味归经:平;辛、苦;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开窍清神行气,活血,止痛。用于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心腹疼痛,产后血虚,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5g;或入丸、散。
禁忌:气虚不足、阴虚火旺者慎服。

英文名:SEMEN MYRISTICAE
别名:迦拘勒、豆蔻、肉果、玉果、顶头肉、扎地、麻失。
来源:本品为肉豆蔻科肉豆蔻属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 的干燥种仁。
性状:本品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3cm,直径1.5~2.5cm。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有时外被白粉(石灰粉末)。全体有浅色纵行沟纹及不规则网状沟纹。种脐位于宽端,呈浅色圆形突起,合点呈暗凹陷。种脊呈纵沟状,连接两端。质坚,断面显棕黄色相杂的大理石花纹,宽端可见干燥皱缩的胚,富油性。气香浓烈,味辛。
功效分类:收涩药;温里药;行气药。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用于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或入丸、散。

麝香,为鹿科动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是一种高级香料,如果在室内放一丁点,使会满屋清香,气味迥异。麝香不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
别名:当门子、脐香、麝脐香、四味臭、臭子、腊子、香脐子。
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河南、安徽、河北等地。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英文名:LIGNUM SANTALI ALBI
别名:白檀、白檀木
来源:本品为檀香科檀香属植物檀香 Santalum album L.树干的心材。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心、肺经。
功能主治: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