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汉服推荐

汉服的色彩搭配艺术

来源:朝云辞

摘要:在汉服吧潜水很久了,一直关注汉服运动,也为汉服能重现中华而开心与欣慰。常常无事便去些汉服商家,在那些或超逸,或庄重的汉服里,寻找自己喜欢的那一款。现在的商家对待汉服的态度越来越严谨,形制也愈发正规,让人高兴。可同时也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

,暂以蔽膝代称之。)

仇英的这幅《人物故事图》也是一样,里面人物通身颜色大多不超过四种。辅色也多用在领口,披帛,绦子等小面积地方,很本分地起着它们点缀的作用。忽然发现,古人颇爱滟滟的红色,光这幅图里红色就出现多达四五处。石青,深青,水色似乎也是古人常用的色彩,典雅而大气。最喜右下角摘花女子的服饰,上身牙色,下裙石青,皆是稳重老气的色彩,偏偏一阵风过,吹露里面的裙——竟是是明媚张扬的石榴红!可真让我想起了张爱玲所形容张恨水笔下的女性“于老实天真中带点诱惑性。”

呵呵,古画看到这边,下面该让我们的主角汉服上场了。

随着汉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接受,汉服商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袍们喜欢的汉服商家自然是各人各异了。别的我不敢妄加评论,就配色而言,我个人更喜欢明华堂与月到风来阁的风格。我浏览的商家并不是很多,因此视角有限,若有更好的欢迎筒子推荐。

明华堂:

图一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

“最规范传统的汉服出自钟的明华堂。虽然钟是标准的承明派,坚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所以他只做明代的服装,选择是比较少,而且出新衣的速度比较慢,不过,我不得不承认,他和他的团队是最认真的历史复原者。他们的衣服都是参照传世明装而复原的,复原的还不只是形制,我和钟聊过,他的衣服除了形制要求不出差错外,连布料都是精挑细选,按照那个时代会有的材质、花纹和习惯所做的,而且手工很好,每件衣服的细节都不怕推敲,内外两层结构都可以清楚地呈现在大家眼前。说到形制最严谨的商家,我依然认为是明华堂,在形制上无可挑剔。最近,明华堂正式在香港成立,致力于明代汉族的民间服饰的研究和复原,和宣和缂丝研制所共同复原布料纹样用于重现明代汉服。可以说,其在面料工艺上是无与伦比的,复原的织金马面裙,真的有步步生金的感觉。而且包装非常精美,是礼服应有的待遇。不过对于明式汉服,尤其是女式袄裙,喜不喜欢就是见仁见智了,某些人可能觉得过于宽大。至于价格,肯定是不菲的,现在所知的几套,都超过四千吧。不过,这种严谨复原的汉服,私以为已经可以作为传世之物了,即使价格贵点也是正常的”

第一次看到明华堂的服饰时堪称震撼。就像上面这段话说的,这样的汉服,已经精美到可以作为传世之物了。形制上坚持严谨与复原,已是可嘉,最难得的是明华堂在面料的选择和颜色的搭配上的认真态度。很多商家在形制上也颇为用心,面料上却有些潦草,更不用说配色了。当然,明华堂的服饰过于精致,拿到明朝都算上等,价格自然有点贵,对于我们穷学生或工薪一族而言,多少有些负担不起。相比之下,更多人愿意购买档次稍低然而也不失大方的其它商家产品。对此我只能希望,能够出现价格相对低一点,而做工尽量朝明华堂靠拢的商家,以更好地保护发扬我们的精英文化与宫廷文化。

继续贴图说明

张爱玲(又是张爱玲,呵呵)说,色调的调和,有两种方法,“对照”与“和谐”。粗浅言之,对照是红与绿,和谐则是绿与绿。明华堂的衣服很多都正好应了这两种调和方法。

这件袄裙便采用了和谐配色,袄用最清雅的传统色豆绿,印满浅色暗花,裙子则是绀碧色,整套衣服从上到下,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素雅沉静。

看完了和谐的绿与绿,再观赏一下对照的红与绿。极其喜欢这幅照片给我的感觉,豆青色折枝葡萄纹丝绸披风,枣红五谷丰登织金裙襕,豆青与枣红的搭配,色彩分明而相得益彰。衣服的质地纹饰更是没话说,看着这样的汉服,我似乎已经穿越,身在明朝欣赏明代女子裙摆略地,莲步珊珊的雍容姿态了。

明华堂的服饰色彩特点是,华贵,沉静,典雅,大气。下面再看一下另一家配色比较出众的月家汉服吧。

这里,依旧先引用一段话:

“最唯美的汉服,就是视觉冲击最大的衣服,有惊艳的感觉的,从图片上看,我觉得是月到风来阁。也许之前认识月到风来阁的朋友不是很多,她们也比较低调,不过她们的衣服并不低调,所以现在注意她们的人越来越多了。月家的衣服用色大胆,色彩的搭配明亮欢快,非常具有冲击感,布料的花纹也很特别,可能不少人认为某些衣服有和风的感觉,但日本的服饰上风格不也是参照我华夏的吗,究竟是谁有谁的风格,还真是说不清。月家的衣服最特别的就是她们的布料很多都是自己染色,自己手绘的,在市场上一般难以见到。今年推出的“春日宴”和“素月流天”两个系列都非常吸引人,喜欢明亮大胆风格的不妨去看看。价格算是中档,胜在特别。”

同样是以明式汉服为主。如果说明华堂的服饰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撼的话,月家服饰给我的第一感觉则是惊艳了。相比明华堂配色中庸大气,还原了明朝本色,月家服饰的配色可以说是在中庸本分的基础上别出心裁,大胆发挥,真正将中国传统色彩运用到了极致。

月家服饰几乎件件运用素净的中间色。清雅应该是月家服饰的特点了。这件袄裙,上身是娇嫩的桃红,下裙是淡雅的樱草黄,简单到只有两种的色彩却合成了异常唯美的效果。点睛之笔的是裙子上豆青色的两道丝绦。掩映在樱草黄之中,雅到极致而又颇显少女羞涩般的娇艳。

不喜欢中国红的筒子,也许在这两件衣服上能领略到中国红的魅力了吧。同样是简单的两个主色,白与红,再加桃红,湖蓝,苍青的辅色,经过巧妙的搭配,传统色彩竟绽放出时尚的美感。汉服的婉约典雅,色彩的明快活力,完美地融合

因为色彩的饱和度都差不多,这几款袄裙都是可以混搭的了。上图的白色印花袄穿在这幅图里照样美丽清雅。而豆青的绦子配藕荷(藕荷色,差不多淡紫,但纯度更低,有点偏灰)的裙子亦是同样好看。

这套袄裙的搭配有点险啊,如若色彩在调和上出了偏差,就会出现“邪”的效果了。上身是鲜妍明媚的石榴红,极其张扬,下裙颜色如果再轻浮一点,就压不住阵脚,要把人淹没在颜色里了。不得不说月家在配色上很有造诣,下裙所采用的松花色(浅黄绿),既压住了阵脚,使色彩趋于平衡,红配绿的搭配,也给视觉带来一种可喜的刺激性。还记得红楼梦里的莺儿怎么说的?“松花配桃红,方是淡雅之中带点娇艳”而月家则大胆地用松花配石榴红,将传统颜色用得灵活生动。

可惜的是爱用传统颜色的商家实在太少了。即便是重回汉唐这样的商家也不能免俗地用粉红与白的搭配。现代颜色并非不好看,而是真的不适合汉服。贴出来看一下效果便知道了。

因为不会打马赛克,只能对商家说句对不起了,我没有恶意,只是想借用几张图说明一下。

这件衣服颜色还是很素淡的,可是多少缺了一点内涵与雅致。还是那句话,大面积的白色尽量少用,白色是最简单的颜色,可也是最难穿出古韵的颜色,除非走飘逸路线,选好一点的面料,穿一身没有杂质的白,(就像小龙女或花无缺那样)。否则尽量不要尝试。非要白色的话,乳白,牙色都可以代替并达到更好的效果。白色作为主色的另一个不便就是使得衣缘配色很不方便,说到这衣缘,虽然宽大,颜色上却只能作点缀作用。而因为主色是单调的白色,要使服饰美丽,衣缘就很不幸地要成为颜色的牺牲品了。于是,华丽丽的粉红,粉蓝便竞相出场。而人们的眼球里,也只剩下了黯淡的白和刺眼的粉红粉蓝,大失汉服的古朴韵味。这一点,希望筒子们和商家能注意

这件曲裾的配色原理跟上件倒是相仿,效果却好得多。主要是因为运用了传统色彩,主色淡红,衣缘是热烈的中国红,而红上又织了金色的传统图案云纹,便平添了一份高贵。效果还是可以的。不过主色清淡,衣缘花哨的搭配我还是不大推荐。那有人要问怎样搭配才最好?这个,还是问问我们的古人吧。

总结:传统色当然是最适用的色彩,衣缘的颜色,深也好浅也好,起的都只能是点缀与衬托作用,因此定要素雅,避免花哨。

看完了汉服,我想再贴一些和服韩服,和服韩服传承至今,没有经历断层,因此颜色,衣料的选择都是有历史根基的。这也是为什么韩服和服穿在韩国日本人身上很雅观,毫不突兀的原因。说来也很玄奇,当初韩服和服都是借鉴汉服形成的,而如今,我们又要借鉴它们,以更好地恢复汉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