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士梁兴扬:别让汉服变成一种病
摘要:此次引来非议的是梁兴扬的一条长微博《别让汉服成为一种病》,批评那些偏激的汉服捍卫者,言辞犀利:道士住观要蓄发的,这个是我们坚持的传统,汉服坚持了没?口口声声汉式衣冠,冠呢?剪个寸头谈衣冠寒碜不?

全真教龙门派三十代玄裔弟子梁兴扬又一次在微博成为争议焦点,这一次是因为汉服运动,身穿道袍的他被贴上了反汉服的标签。
此次引来非议的是梁兴扬的一条长微博《别让汉服成为一种病》,批评那些偏激的汉服捍卫者,言辞犀利:
道士住观要蓄发的,这个是我们坚持的传统,汉服坚持了没?口口声声汉式衣冠,冠呢?剪个寸头谈衣冠寒碜不?
穿着美丽的汉服,三从四德哪里做到了?总不能之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自己可以作秀的方面吧?刺绣学的怎么样了?
形制背后是文化,三妻四妾,你打算做的是妻还是妾?形制背后还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你打算穿士人贵族的还是奴婢劳工的?
形制背后是规则,按照规则,你们考取功名没?你有登上庙堂的资格没?很多看起来很炫丽大气的衣服,在汉唐时代,你们要被杀头的,甚至杀头都不够,要诛灭九族的!看到了汉服,就没看到背后的文化吗?就罔顾背后传达的信息吗?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使用吗?
梁兴扬称反对的是汉服作秀:
道袍本来就是汉服的一种,我们平时日常穿着,不是用来作秀,汉服爱好者有多少人作为日常,多少人作为作秀呢?
我们对襟也穿,斜襟也穿,麻布也穿,化纤也穿;这就是生活,真的跟汉服圈的讲究不起来,我们本来就不高尚,我们就是普通人而已。
澎湃新闻记者就此对梁兴扬进行了专访。

澎湃新闻:包括儒家在内的很多人都强调,复兴传统文化要从形式上恢复服饰……
梁兴扬:如果光注重形式,不注重里面包含的文化内容,那怎么行?我们道袍也是汉服的一种,不是说我穿道袍就高人一等,你给我打电话,我就可以说:不行我正在清修不能接受采访。这有什么意义呢?
澎湃新闻:汉服拥护者最让你反感的是哪点?
梁兴扬:事情是这样。昨天微博上有人发了要珍惜汉服,发了几张图片,其中有汉服和改良装。然后我就转发了,也没想很多。然后有人说形制不对,让我道歉,还骂我,逼得我把微博删了。后来在长微博里我也说了,我不是反对汉服,而是反对说“我的标准是对的,你的标准是不对的,要遵循古制,我有我的古制,你有你的古制”,然后在那里吵架。都说汉唐衣冠,但真正的汉唐气节在哪里?
我们道教,要穿道袍,但道袍是有道教文化做支撑的,我们是传承下来了。清代要剃发易服,我们道教都没有剃发易服。汉服的历史已经隔断了,他们是从废弃的历史上来进行恢复,这更难。难归难,不意味着不符合他们规范的就是错的,就要被攻击。
我一开始转发微博是为了支持他们的,结果他们说我的形制不对,规格不对,是误导他人。如果我不支持,就骂我满清遗民、蛮夷。这有什么意义呢?只会让一些中间派、对汉服有一点好感的人离他们远去。
服装穿在人身上才是服装,穿了之后,让别人看不起你、离你很远,那算什么服装?
澎湃新闻:那道教的传统服装情况是怎样的?
梁兴扬:在传统服装中,道装一直没有断层。我们有对襟,也有斜襟,也不排斥改良倒装,为的是方便。做汉服,也要与时俱进。
我们穿道装的同时,穿法衣,穿道袍,穿便装,都是有规范的。再对比一下那些汉服的拥护者。按理说,平民穿的最多的是灰色、黑色、蓝色,很多人复兴汉服,却要穿的花花绿绿,这在古代可能吗?都不尊重传统。有的在古代是官服,有的在古代是书生服。你考取了功名没有?是不是举人是不是状元?你是不是皇帝?敢穿这样的服装。平时我们是不穿明黄色的衣服的,只有上坛做法才穿。
复古不能只挑对你有利的复古吧,那以前的丫鬟、奴婢服装,你怎么不穿出来让大家看一下,都挑好看的。中国古代什么职业都有,那什么标准才是汉服啊?
道教也很重视传统,但不意味着我们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