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之美,华夏之粹
摘要:我来了,在历史的长河边,我已漫步了五千年。看见,繁花落尽,空气中,只留下缕缕暗香浮动。
。汉代流行扎在裙内的交领衣、唐代流行扎在裙内的无领对襟短衣和齐胸长裙、宋代流行穿在裙外的对襟上衣并袒露抹胸、明代流行穿在裙外的交领上衣,琵琶袖和护领。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1832222.jpg)
齐胸襦裙
是襦裙根据繫结位置分出的一种款式。隋唐五代之前,一般女子的襦裙装,裙子束的都不是很高。而隋唐五代时期出现一种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襦裙。根据现代对她的考证,一般改称之为齐胸襦裙。高腰襦裙与齐胸襦裙的区别在于:高腰襦裙的束带位置在胸以下,腰以上﹔齐胸襦裙的束带位置则是在胸以上。很多人容易把齐胸襦裙和韩服弄混,但两者区别明显:韩服上衣交领的繫带多在胸前,上襦多在裙子外。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1853405.jpg)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1853266.jpg)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1853528.jpg)
齐腰襦裙
裙腰与腰部平齐,故名。衣袖有宽窄两式。按上襦可分为交领齐腰襦裙和直领齐腰襦裙(对襟齐腰襦裙)。按穿著对象可分为女子齐腰襦裙和男子齐腰襦裙。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1905364.jpg)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1913758.jpg)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1925872.jpg)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1934294.jpg)
袒领襦裙
襦的领口常有变化,有圆领、方领、直领、鸡心领等等。盛唐时代有袒领,即领口开得很低﹔早期只在宫廷嫔妃或歌舞伎者间流行,后来连豪门贵妇也予以垂青。从唐墓门石刻画和大量陶製女俑来看,袒领流行开来,或许已经遍及黎庶。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008711.jpg)
马面裙
始于明朝,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俩俩重合,两侧裙幅打褶,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上多装饰膝襴纹样,故也称襴裙。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021164.jpg)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021659.jpg)
袄裙、衫裙
由于明朝中后期气候变冷,一年中寒冷的时间较长,于是上衣逐渐变长至膝盖,裙子也不再束于上衣之外,而是被上衣遮盖。上袄下裙为明代女子装束的典型搭配:上袄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为马面裙或褶裙(未婚女子一般著褶裙,婚后则穿马面裙)。袄和衫的差别在于袄有衬裡、夹层,而衫是单衣无衬。
衣裤制是为了便于劳作,把下裳改为裤子的穿法。
短褐
窄袖上衣搭配下裤的男装,劳动人民的穿著。
宋裤
裤子逐渐在宋朝开始流行,通常搭配抹胸以及一层或多层长褙子。宋裤都有两层,传统的内层有两根裤管,开裆,靠两片交叠的三角形区域围合﹔外层合裆但两侧开衩。而现代的宋裤多是以改良的居多,为了适应现代人的需求被做成了内层合裆,并且有鬆紧带,因此严格地说,改良宋裤不属于汉服﹔归类为汉元素(注4)。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105778.jpg)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105659.jpg)
除了内衣、中衣和外衣,穿在外衣之外的外套种类也繁多,包括大袖衫、大氅、斗篷、披风、半臂、褙子、比甲等。
大袖衫
一般指"簪花仕女图"中,披在齐胸襦裙之外的披衣。同时,也用来指广袖的外披外衣,比如鹤氅、披风等。女子搭配襦裙,男子搭配衣裳。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121202.jpg)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123260.jpg)
大氅
又称氅衣,由道教鹤氅演变而来。对襟大袖,整体宽大且有繫带,只做男子的常服穿著。
斗篷
并不限于雨雪天使用,是一种御寒的服饰。有长式和短式,有高领和低领。凡冬天外出,不论男女官庶,都喜披裹斗篷。但有个规矩,不能穿著行礼,否则被视为不敬。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139928.jpg)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140561.jpg)
披风
盛行于明朝的罩衫。男女皆可搭配袍服,女子搭配袄裙。直领对襟,袖子宽大,两侧开衩,胸前用金属扣或玉扣。披风和鹤氅相似,区别是,鹤氅多数两侧不开衩。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158441.jpg)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200526.jpg)
半臂、半袖
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 、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徵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半臂这个名称,在古代不同时期所指的款式也不一样。半袖与半臂区别在于:半袖袖长于手肘位置,半臂则略过肩而已。现在普遍来讲,多指袖长及肘,交领或直领对襟的短袖衣,一般罩在上衣外。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214964.jpg)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216853.jpg)
褙子
又名背子,始创于秦,是秦朝到明朝时期女子的常用服饰。样式以直领对襟为主,腋下开衩,腰间用勒帛繫束,下长过膝。宋代受朱理学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追求质朴。男子的褙子常穿于公服内,很少外穿。女子的褙子则外穿,并成为典型的常服款式。一般搭配褶裙或宋裤穿。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231307.jpg)
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马甲。两侧开衩,一般长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长的,离地不到一尺。视长短可分为长比甲和短比甲。按领形可分为圆领或方领。比甲一般穿在大袖衫、上袄之外,下面穿裙。这种衣服始于宋朝,后来传入蒙古。自从元代有了纽扣之后,比甲上也有用纽扣的,这样穿起来更方便,是服饰的新变化。明朝比甲一般都有五枚金属扣,多为贵族所穿。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246152.jpg)
曾几何时,中国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今,衣冠何在?礼仪何在?抱著能让大众认识汉服并重拾祖宗们的骄傲与光芒,定居海外的摄影师朱其平和热爱汉服的陈怡葶筹划了这一系列的拍摄。妆容方面,有些试著效仿古代的画法,有些则融合了现代的彩妆。
复我华夏,正我衣冠。汉服在文化艺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武术剑道、音乐舞蹈、品茗茶道等方面,都是最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服饰。无论汉之大气古朴、唐之富丽堂皇、宋之纯朴淡雅、还是明之清秀端庄,在历史的承传与发展过程中,汉服充分展现了古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涵,更是纯善纯美的传统服饰艺术之重要象徵。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258101.jpg)
著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有一个时代,叫汉唐。
有一条河流,叫长江。
有一对图腾,叫凤凰。
有一件羽衣,叫霓裳。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7/0916/20170916082323256.jpg)
备注
1. 衣裳:即身上穿的,各种款式的汉服。
首服:即头上戴的,男子的冠巾帽等,女子的簪钗冠等。
髮式:可以理解为髮型。
面饰:即面部装饰物。
鞋履:即脚上穿的,如鞋、靴、袜等。
配饰:腰带、披帛、首饰、扇子等。
2. 全世界已约有数百万人通过研习汉服製作、组织文化活动、宣传传统文化、生活化汉服等方式告诉所有人:汉族不是一个赤裸的民族,她有自己美丽的民族服饰。不是旗袍、不是马褂、不是唐装、不是中山装,她的名字叫"汉服"。
3. 交领是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象徵地道方正。右衽是指衣服的左片在上,右片在下。中国人把身体的左侧视为阳,右侧视为阴﹔阳面在上,阴面在下,是绝对不能颠倒的。左衽为丧服。
汉服几乎不用扣子,即便是用也会把扣子隐藏起来,多是依靠带子打结来繫住衣服。
衣宽博袖即宽袍大袖。其中袖子的宽窄长短很有研究。礼服一般是宽袖,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普通百姓在夏季日常所穿的款式中,也是以广袖为主,因为这种袖子宽博通透,能够遮阳、透气、散热。从袖子长度来说,一般汉服的袖长为"回肘过腕" ﹔要求在垂手时不漏出手。
4. 汉元素服装是在保留汉服神韵、借凿汉服特点的基础上无固定规范的自由创作。它虽有汉风,但在本质上不属于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