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交融 共谋沉香文化复兴
摘要:12月21日,有着“中国沉香文化第一展”之称的2014中国(东莞·第五届)国际沉香文化艺术博览会(下称“东莞香博会”)正式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专家学者以及普通市民纷纷赶到现场,争相一睹稀世顶级沉香真容。据统计,四天展期共吸引参会观众超过5...
整合资源,大力推动以莞香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前四届香博会的有效带动下,莞香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刘裕昌说,莞香丰富的人文内涵承载着中国传统香文化的深厚沉积,莞香近千年的对外贸易史更体现了东莞人民诚信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质量,希望通过莞香文化的传播发展,将先辈们的美好精神质量传承下去,助推塑造良好的城市精神面貌,为东莞的高水平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沉香产业已经成为东莞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东莞市副市长喻丽君表示,围绕莞香文化,发展生态旅游、养生休闲、艺术创作等产业,有利于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追求健康和谐的生活需求,同时她也希望,更多镇街能出台优惠政策,扶持莞香文化相关产业发展。
“打造集研发、生产、检测、销售、展览于一体的‘中国香都’更是我们未来的主攻方向。”喻丽君说,莞香产业对拉动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东莞也非常希望更多企业一同参与莞香文化产业建设,共同做大做强莞香文化产业。
对市场反应最为敏锐的企业已经迈开了莞香文化产业化的步伐。据介绍,东莞香博会结束后,广东省沉香协会计划对位于寮步的广东省沉香协会分馆全面装修,长期在这里进行精品沉香的批发和销售,将其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香博会”。
广东省沉香协会执行会长刘海燕透露,该分馆的打造是广东省沉香协会探索专业沉香交易市场的第一步。随着协会各项工作的推进,未来,协会还将陆续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推出更多的专业市场和沉香产业园。
方法论
“看、摸、闻、烧”判断真伪
原料奇缺成为沉香产业发展最大的障碍,同时也造成市场上假货横行、行情紊乱。在本届香博会的沉香拍卖环节,活动组委会就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对所有拍品层层筛选从而杜绝“山寨货”。
尽管如此,只要掌握了一定办法,沉香爱好者还是可以通过仔细辨别来降低上当受骗的风险。专家介绍说,要分辨真假沉香,主要可以通过“看、摸、闻、烧”四个步骤。
首先是看。香体上手后,要先看它的纹路,审视其油路是否清晰、色泽是否雷同,天然沉香不可能没有瑕疵,色泽不可能均匀雷同,含油量分布不可能处处一样。人造假沉香的油线分布含糊,色泽统一雷同,绝大部分都做成黑色。
其次是摸,依据手感对沉香真假做一个初步的判断。沉香是脂、木混合体,其油脂含量要高于一般实木,所以质地相对偏软,抚摸的手感不会如同实木一样坚硬。上好的沉香油脂含量较高,手指轻推甚至会有腻手的感觉。沉香品质好坏主要是看密度,但是即便是上好的天然沉香,其密度一般也不会大于水密度的40%。所以如果手中的沉香如同金属、石头一样沉手,就必须注意了。市场上常有用高压压制的“石头沉”赝品,就是因密度大、质地硬而得名。
第三是在不加热的条件下闻香。一般沉香在不加热、不加湿的环境下,只会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惠安系沉香香味淡雅,若有若无;星洲系沉香香味稍微浓郁,闻着有厚重之感,但也不太突出。即使是略带药味的沉香,其香气也是非常清淡的。只有奇楠香味比较明显,以甜味和凉味为主。但奇楠香味具有特殊的韵味,令人闻过难忘,很难做假。如果一块沉香在常温下也散发出非常刺激、突兀的香气,那十有八九是经过加工的。另外,沉香的香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会刺鼻。一旦觉得沉香香气刺鼻,或者带有浓厚的药味,那基本就是含有人工香精或者泡过人造香油的产品。
如果以上三个步骤还无法辨别真假,那还可以通过明火烧或者用电熏香炉加热的办法来判断。好沉香在炉中熏烤的时候首先散发出沉香油脂中的香味,一定不会是木头烤焦时的焦臭味。在长时间的熏烤后,油脂会慢慢耗尽,此时会出现沉香木烤焦的糊味。同样,在遇到明火时沉香也不会先散发出木头烧焦的味道。沉香在点燃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接近明火的香体表面油脂产生沸腾,会有香体内部油点外冒的现象,香体在燃烧后会产生青白色的烟气,同时散发出清新的香味。不同产区、品质的沉香燃烧后的香味各有差异,但都是柔和的、令人愉悦的香气。
据了解,好的香体空气渗透力极强,点一根大概可以覆盖四五十平方米的地方。而假沉香是经不起火烧和加热的,其香气一半来自合成香精和酒精,燃烧和加热后会产生令人作呕的气味,浓烟滚滚,烟雾散乱,有黑炭烟尘飘落,弥漫机油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