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小孩儿们平日里都穿什么衣服?
摘要:前些天跟朋友逛街,她是新晋妈妈,所以看到小孩子的衣服特别兴奋,给自己买舍不得,给孩子买就无节制了。看着那些琳琅满目、各种风格的衣服,觉得现在的孩子着实幸福啊,小时候就可以穿得这么好。于是,就想到跟大家讲讲看,古代的小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都...
"至于大背情理,可为人也世道之忧者,则零拼碎补之服,俗名呼为‘水田衣’者己。衣之有缝,古人非好为之,不得己也。毁成片者为零星小块、全帛何罪,使受寸礙之刑?缝碎裂者为百纳僧衣,女子何辜,忽现出家之相"。
可见,水田衣与儿童的百家衣形制类似,在明代的妇女儿童中十分流行,并沿袭至清代,至今有实物留存。
![](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6/1023/20161023042105597.png)
"马甲"是清代儿童常穿的一款服饰,在清末留存的实物中,就有不少是儿童马甲。马甲在形制上其实与裲裆、背心是同一物,只是称呼不同,并多穿在袍衫的外面,在清代还称其为"坎肩"。清代的马甲有单、夹、棉、纱等各种样式,马甲以其突出的实用优点,成为男女老少常穿用的服饰之一,款式也十分丰富。从图像上看,长衫和马掛也是清代儿童经常穿用的服饰。
在古代,鞋有许多称谓,如履、屐、靴、屣、屦、舄等,儿童所着鞋履主要有靴和履两种,样式不多,以实用为主。年龄稍长的儿童常着软靴。靴是一种高度在踝骨以上的长筒鞋,多由皮革制成,本为北方游牧民族所穿,唐以后开始盛行。
除软靴之外,唐代儿童也穿汉族传统的履。履是用葛、麻、皮、丝等材料做成的鞋子,儿童所着履有平头履和翘头履之分。平头履多为日常所着,便于活动。翘头履又称高头履,多为上层女子穿着,鞋头上翘,可以承托曳地长裙,但不适合体力劳动者穿着。
除了穿衣,儿童最常带的配饰就是“长命锁”。长命锁又名“长命缕”、“百家锁”或“寄名琐”等,是我国民间用来保佑儿童健康长寿、驱邪消灾的一种吉祥物。长命锁的前身为“长命缕”,由汉代朱索演变而来。一般认为直至明清时期长命缕才演化为长命锁,意在以“锁”锁寿,取“锁住”之意,从而避邪求降。
给孩子挂"长命锁"这一习俗,的确在北方很流行。据《中国风俗通史》记载,满族的育儿风俗,在孩子降生后,要向亲戚家乞线做成锁。线用蓝、白两色,也有用红、黄两色的线,将此线聚为一束粗线做成圈,并在线头接合处结一个疙瘩,疙瘩处缝三块小網,俗称"百家锁"。挂锁仪式一般在四五岁时举行,仪式结束后要将五彩线挂在孩子的脖子上,下午落日前取下,系在子孙绳上,至下次祭祀时将锁取下,另换新锁,俗称"换锁"。挂锁和换锁意味着可以得到子孙娘娘的庇护和赐福,小儿小女即可长命百岁,这种仪式在清代满族家庭十分受重视这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其他民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