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
摘要:汉服一直是中国主流服装,“唐装”不是唐朝的服装。汉语、汉字是中国历朝历代的语言文字,汉服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主流服装。“汉服”虽因“汉朝”而得名,但它是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开始,最晚在商朝就已经确定,一直到清以前,都是我们的服装主流。
![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图片1](https://static.aihanfu.net/uploadfile/2016/0819/thumb_700_0_20160819025655199.jpg)
盖曲线的不足。
第八,代表国家形象的礼服不需要创新吗?
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思潮,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认为一切都可以“创新”,而且形成了一种“创新至上”的情结,这是一种不恰当的做法。器物能够创新,技术需要创新,制度和学说可以创新,但是,传统却不是靠创新而来的,它只需要传承。礼服是传统与文化的体现,而不仅仅是器物、学说、制度,更不是技术,不能“一刀切”。我们应该对得起我们的前贤,还要对得起我们的后人,我们在这中间起着一个中间纽带的作用,“创新”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第九,我们没有可以“真正代表中国的服装”吗?
要代表中国,既要代表历史上的中国、现在的中国,还要代表未来的中国,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注重“传统”;要在服装上有代表中国的,也必须到“传统”中去寻找。离开了这个“统”,那么,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真正代表中国的服装”。深衣是两千多年不变而且是除了满清之外的历代的礼服,它本来就是“真正代表中国的服装”。
文章中澄清了40种对汉服的错误认识:
1、汉服不是古装
2、汉服不仅仅是汉朝的服装
3汉服包括“唐装” (唐装和汉服不能并列,以后不要再并列搞调查了!)
4、传统的礼服(深衣)不是靠“设计”出来的
5、中国传统高于“中国元素”
6、“中国传统服饰”最佳选择是深衣。(不是其他)
7、中山装、旗袍、西服、“唐装“没有资格忝列“中国传统服饰”范围。
8、“设计师”不要把时装与礼服混同起来了。(动不动就要去设计礼服是吓人的)
9、设计师不是文化大师,也许根本不懂汉服。(顶尖设计师否定汉服是笑话啊)
10、国际化更需要突出民族化,多元化不是要把汉服化掉!
11、深衣是历代相传的礼服
12、调查结果显示汉服的支持率最高,民心向往。
13、汉服是和服、韩服的母亲。
14、穿汉服更能显示我国对东亚文化的影响,而不是因为像和服、韩服而自卑。
15、汉服复兴不是搞大汉族主义。
16、汉服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根本不会影响民族团结)
17、(汉服)复兴不是复古。(是回归华夏正道)
18、形式离不开内容。(汉服形式论的误区)
19汉服有不方便的,也有方便的。(拿礼服和常服时装比的逻辑错误)
20汉服在礼仪场合的实用(汉服不实用的误区)
21、没有人提倡运动员穿汉服比赛。
22、汉服不是戏服
23、穿汉服不是作秀
24、汉服复兴,不是“汉服热”那么简单
25汉服精神,是华夏的“根”和“体”。(汉服不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
26、汉服复兴是华夏文化的自我认同。(不是给你闹着玩的)
27、民族服饰涉及到民族心灵。(不是审美的问题,请不要以西化的审美看待汉服)
28、汉服(以及相关传统文化)的复兴解决文化认同的错位。(唤回迷失的中国心)
29汉服不是学究们的艺术。(是华夏民族的大事)
30、利用奥运会宣传汉服正大光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31、汉服不是吸引“眼球”。(别以耍猴的心态看汉服)
31、提倡汉服不是‘抢占商机”。(欢迎商人去强占)
32、利益集团打压汉服的真相(为汉服装爱好者说句公道话)
33、深衣是传统的礼服,比“中国元素”,更有代表性
34、以天气炎热来否定汉服缺乏科学依据
35、以中国的礼仪小姐多接受是西式培训来否定汉服,是歪曲事实
36、以旗袍已盛行来否定汉服作为礼服,是知错不改。
37、以汉服被历史淘汰来否定,是歪曲历史。
38、以汉服不能体现女性的曲线美来否定,是对汉服缺乏基本认识。
39、以创新来否定汉服,是误用创新的概念。
40、离开历史谈传统服饰是荒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