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射法几个要点
摘要:弓箭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武器,也是现代人修身养性的体育器材,但它的危险性和杀伤性只是减弱了却还依然存在,我们在使用时就必须有所禁忌,希望每一位弓友都能了解这些安全常识。
更应及时停用观察,若自己无法解决应及时下弦寻求帮助,避免问题加剧。因为各种不正常现象都标志着动作或器材上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不及时解决,不但无法射好箭,还会使问题加剧更难以收拾。比如弦打臂,多因耸肩,可以佩戴护臂慢慢调整动作;打脸打眼镜,多因耸肩+伸头,头颈要正直且不用力自然放松,不要用头去靠弦。羽打手,或因羽毛没有处理好,或因搭箭点设置位置不当。具体问题可在论坛中用关键字搜索答案或直接提问。
七.射箭过程中任何条件下都不允许持弓臂有任何向内侧弯曲、松手的动作出现。如使用比赛弓推弓式,需要在拇指和中指间绑上布绳,防止弓以外脱手回弹造成受伤。
八.弓都是为直线用力设计的,使用时要遵守直线用力原则,如拧弓、甩弓等错误动作会给弓带来不良影响,容易出现扭臂、飞弦等问题。
九.拉弓前要注意身边的障碍物,避免弓臂回弹时碰到东西,弓上弦后要避开尖锐、粗糙的地方,因为紧绷状态下的弓臂和弦受到损伤会被拉力迅速放大。
射箭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站立动作》
(一)站立动作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1、两脚站立不稳:
两脚站不稳则全身感到无力,出现这种情况时射手会感到脚底不实。
处理方法:将整个身体位置摆正,站稳以后,做提踵动作,重新站立,使全身各关节及两脚站得更加扎实。
2、身体重量移向脚跟:
这样会造成身体后仰,导致力量“内合”。
处理方法:一是要体重平均落于两脚之上,重心略前移,前脚掌用力稍多一些。二是在举弓和开弓过程中防止身体后仰,将身体的重量平均保持在两脚之上。
3、两脚用力不等:
出现这种错误后身体会产生左右倾斜,破坏两臂的对称用力。
处理方法:一是注意保持最初的站立姿势,二是要特别注意在举弓和开弓过程中身体位置的变化。在举弓时,由于两臂姿势的改变,身体重心也会发生变化,由此会引起体重移向一侧,同时也会引起身体姿势的变化。在开弓时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随着拉距的不断加大,身体重心也往往会移向拉弓一侧,所以在举弓和开弓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持身体的正中位,使体重始终平均落于两脚之上。
4、没有固定的站立位置和站立方法:
有的射手在起射线上没有一个固定的站立位置,有的射完一支箭后两脚总要动一下,甚至在举弓后两脚都在动;有的两脚站立姿势不固定,一时这样、一时那样。这都是一些错误动作和不良习惯,应坚决纠正。因为两脚站立姿势和站立位置改变,身体姿势也必然跟着发生变化,这样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处理方法:在起射线上应有自己固定的站立位置和站立方法,以保证站立姿势的一致性。
《推弓动作》
1、采用低推弓方法的射手容易出现的错误:
(1)推弓的施力点不是在桡腕关节中部而是到了下部,形成了手掌根部推弓,使推弓的着力点远离了弓的中心部位。这样在发射时弓不能平行地弹出,而是弓的下部分先弹出,影响了箭的正常飞行,易造成箭偏高。
(2)推弓的着力点变化虽然不大,但用力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不完全是水平用力,而产生了一个向下压的力。这样在发射时弓不是平行的弹出,而是弓的上半部先弹出,形成了弓“点头”的错误的动作,影响箭的正常飞行,易造成箭偏低。
处理方法:一是要注意最初的推弓,做到对位推弓。二是开弓后要始终保持水平方向用力,防止出现推弓手上推和下压的力。
2、屈指肌参与握弓的错误动作:
屈指肌参与握弓时,整个推弓手会变得十分紧张。这不仅影响到推弓手本身的正确用力,而且会影响到整个持弓臂的前撑用力,易造成持弓臂回缩的错误动作。
处理方法:推弓手的屈指肌要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手指既不要用力弯曲,也不要用力伸直。
3、持弓臂前臂的前端过深地进入弓的平面,弓把位于前臂纵轴的左侧,使桡腕关节中心部位离开了弓的中心部位。这样推弓比较省力,可是它改变了持弓臂的用力方向。
处理方法:首先是要做到对位推弓,其次是保持好前撑直线力的用力方向。
《勾弦动作》
1、开弓后食指和中指将箭尾夹的太紧:
有的食指用力大了,将箭杆压弯;有的中指用力太大,又使箭杆翘离箭台。
处理方法:开弓前,两指不应将箭尾夹紧,应留有充分的空隙;开弓后,两指可轻轻地靠在箭尾上,但任何一指都不可对箭造成压力。
2、手指勾弦的位置过深或过浅:
过深会造成整个勾弦手的用力紧张,同时加长了撒放动作的运动过程,破坏了撒放动作的协调性。勾弦浅一些虽然对撒放过程有利,但也会造成相反的效果;过浅会造成滑弦现象,特别是无名指,这是一个危害性很大的动作。在撒放动作前,弦是不能滑动的,否则射手就会强制不让它滑,产生压弦现象,这不仅会使勾弦手僵硬,还会造成整个动作的紧张,产生力量“内合”,撒放时出现的一些错误动作都与它有直接关系。
《举弓动作》
1、没有把举弓作为一个独立的技术环节来对待:
有些射手在举弓的同时就将弓拉开了,这是错误的。
处理方法:
按要求将弓举起后,还应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举弓稳定以后再开弓。否则,摇摇摆摆地就将弓拉开,会直接影响到开弓后的稳定性。
2、举弓后,引起身体后仰和右倾:
处理方法:举弓时应特别注意不改变最初的站立姿势,以保持身体的正中位不变。
3、举弓时两肩同时上提:
在举弓时两肩同时上提,会造成整体动作的紧张,特别是采取水平举弓法的射手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处理方法:弓举起后,两肩要做到舒展下沉。
4、举弓时拉弦臂肘下垂:
举弓时,拉弦臂肘低于箭的水平线。
处理方法:弓举起后,拉弦臂的前臂和箭在一条水平线上。
5、举弓后调整推弓和勾弦手:
处理方法:举弓前应做好推弓和勾弦手的动作,弓举起后不再进行调整。
《开弓动作》
1、开弓动作不到位:
开弓时任何思想顾虑都会影响到开弓的质量。开弓动作不到位,待开弓后必须要进行调整,这不仅延长了射一支箭的时间,而且破坏了整体动作的节奏。即使是动作调整过来了,在瞄准过程中还有回到原位的可能性。
处理方法:关键是掌握好沿最短距离开弓的动作要领。所谓最短距离,是指由弓把到弓弦靠点(下颌)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保证沿最短距离开弓,勾弦手在开弓过程中应尽量靠近持弓臂向后拉。
2、身体中心位置变动:
在开弓过程中最初站立的身体位置有所改变,尤其是在将要开满弓时,容易出现抬头、身体后仰、眼睛离开靶面往上看或身体右倾等错误动作。出现这些错误动作就要开弓本身来讲好象时省了点力,但对整体动作的危害却是很大的。
处理方法:首先,在举弓和开弓过程中不要改变最初站立的身体姿势,使身体的重量始终平均落于两脚之上,并保持前撑后拉的对称用力。其次,是注意头部位置不要改变,眼睛要始终平时前方。
《靠弦动作》
1、弓弦将要到位时头去够弓弦或者后仰:
这时头去够弓弦或者后仰会造成整体姿势的改变。
处理方法:弓弦靠位时颈部要放松,头部位置不动,让弓弦主动去靠头部,就象船靠码头。
2、靠弦动作不是一步完成:
有的射手靠弦动作分两步来完成,先是靠到一个位置上,然后再调整到自己所需要的位置,这些多余的动作增加了射箭技术的动作程式。靠弦动作应该一次完成。
3、勾弦手和颈部之间留有空隙:
勾弦手和颈部之间尽可能地不要留有空隙,要使勾弦手最大限度地靠近颈部。肘要略高于肩关节,使前臂的纵轴尽量在箭的延伸线上。
4、勾弦手(含手腕)过分紧张:
这样会引起一系列的错误动作,造成整体动作紧张。
处理方法:一是让勾弦手稍内旋,保持勾弦手和前臂肌群的最大限度的放松。二是勾弦手不参与拉弓和其他方面的工作。
5、弓弦到位后嘴未闭上:
处理方法:弓弦到位以后,嘴应自然闭上,上下牙齿应轻轻靠在一起,否则会影响箭的高低偏差。
《持弓臂》
肩关节是个典型的球窝关节,它的活动范围大,是人体中最灵活的关节,也是稳定性差的关节。就是这样一个关节负担着稳定持弓臂等一系列的任务,困难是很大的,由于此关节是加固持弓臂保证其用力方向和稳定性的关键部位,加之它本身的功能与技术上对它的要求相差较大,所以持弓臂在平时训练中常出现下列一些错误动作:
1、耸肩:
在起射过程中肩关节上起。
2、前顶:
在起射过程中肩关节向箭杆方向顶出。
3、回缩:
在起射过程中肩关节往回缩。
以上三种错误动作破坏了持弓臂前撑直线力的用力方向。前撑直线用力是以肩、肘、手这三点连成一条线为基础的,如果这个动作是正确的,从自身感觉来讲,是轻松自如,好象是只靠骨骼在支撑,肌肉并未参加工作,如果持弓臂用力感到吃力,说明持弓臂的用力出现了错误。
上述三种错误动作的出现,不仅产生力量“内合”,还使信号片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拉响,而且会使持弓臂产生不稳定。
持弓臂的动作有两个方面应该重视:一是上臂内旋,即内旋前撑;二是塌肩,因为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上臂内旋能增加三角肌的举弓力,内旋塌肩的动作能增加三角肌前部、胸小肌、胸大肌及背阔肌的紧张度。这些肌肉是止于肱骨及肩胛骨上的,因此,内旋塌肩用力以后,能使肩胛骨紧贴在胸廓上,并使肱骨更好地固定在躯干上,使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