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汉服推荐

汉服基本结构体系:饰件

来源:朝云辞

摘要:佩饰是以其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而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一进入等级制度分明的文明社会,分等级、定尊卑,则成为它最主要的功能,“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存等差。”如韘,天子、诸侯用象骨,士则用棘。又如充耳,天子用玉瑱,诸侯以石。当今则...

霞帔——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

霞帔是宫廷命妇的着装,平民女子只有出嫁时才可以着。命妇的霞帔在用色和图案纹饰上都有规定。品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纹饰上,如下分别列数。

一、二品命妇霞帔为蹙金绣云霞翟纹(翟:即长尾山雉),三、四品为金绣云霞孔雀纹,五品绣云霞鸳鸯纹,六、七品绣云霞练鹊纹,八、九品绣缠校花纹。

(二)男子饰件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男性通常喜欢一些具有进攻性,危险性的装饰品。比如容刀、觽韘、佩剑;而笏头带(玉带),带钩,钩络带,绶(大绶、前绶、后绶)等则是与据男式服装的特点有关;另外也包括一些中性的饰件,如充耳,容臭,玉佩。

容刀:《古今衣服令》曰:“容刀者,为容之刀,具刀形而无利刃,如若今肩舆旁插之剑,以为容观而不适于用。”

觽韘:韘是射箭时戴在右手大拇指上扣弦弓的用具,又称为“决”,俗称为“扳指”。不过,汉族的扳指和后来流行的满族扳指在造型上有所不同。满族扳指是圆筒形,而汉族扳指“韘”则一边偏高,一边偏低,偏低的一边有浮雕兽面纹,下口钻有两个小孔,以便用穿带缚住,固定在手上。

觽是用来解绳。《诗经 卫风 芄兰》写童子装大人:“芄兰之支,童子佩觽。虽则佩觽,能不我知?”

佩剑:佩剑的风尚在春秋战国时就比较盛行,汉也多有佩剑。《晋书·舆服志》说:“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 剑。”《后汉书·舆服志》注云:“自天子至于庶人,咸皆带剑。”而官阶地位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剑带和剑鞘的装饰上《说文》上也记有“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

佩剑在长度和重量上,都因佩带者的爵位高低而有所不同,“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lue4),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考工记》)载:刀剑不仅在长度、重量方面有等级之分,而且在制造、加工和装饰等方面的选材用料,工艺精细的程度上差距也很大。作为佩饰的剑通常精雕细琢,镶金嵌玉。

中国传统,多采用璏(wei4)式佩剑法。璏,《说文》注:“剑鼻玉也”,就是用于系佩剑的鼻钮。并不是我们在很多古装剧中看到的悬挂式佩剑。

笏头带(玉带):简称球路。宋明官员用的一种腰带。其上绣或织有球形花纹。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太宗命创方团毯路带,亦名笏头带,以赐二府文臣。”

带钩/带饰:带钩来源于胡服元素,随着战国时男子衣装上革带的流行,带钩的使用也逐渐普遍;带饰泛指后世腰间带的带头饰,多用于玉带。

绶、绶佩

蔽膝(韠):顾名思义,这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说文》:“褘,蔽膝也。”《释名》:“韠,蔽也,所以蔽膝前也…又曰跪襜,跪时襜襜然张也。”《礼记·玉藻》孔疏: “他服称鞸,祭服称韍。” 《说文》:“市,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市即韍。市又写作芾。《诗经·曹风·侯人》: “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古代的礼制,大夫以上才佩赤芾。这样看来,蔽膝、芾、褘、韠、韍是同物而异名。

与围裙不同的是,蔽膝稍窄,且要长到能“蔽膝”,不直接系到腰上,而是拴到大带上作为一种装饰,可以用锦,也可皮革制成。

孔引《乾凿度》的注:“古者田渔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犹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郑玄在笺注这首诗时也说:“芾,大(太)古蔽膝之象。”“重古道”有后世经学家附会的意思,但《乾凿度》注的话是可信的:蔽膝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蔽膝与佩玉在先秦时都是别尊卑等级的标志,秦代时废除,代以佩绶制度。不过,蔽膝没有完全消失,仍然存在于后世的祭服、甚至朝服中。

充耳:最早的耳饰,男女共用的佩饰,悬在冠之两侧,以玉制成,下垂至耳。悬有素、青、黄等各色丝线。《诗 齐风 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细致的特写,让后世人对那位戴着充耳的新婿仪容展开丰富的遐思。

充耳有告诫佩者自重自律的含义,古人解释为“瑱”:“镇也。悬当耳旁,不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

玉佩:古人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完美人格的象征。《卫风淇奥》曰:“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硅如璧。”玉同时也是君子互赠的珍贵物件。《秦风 渭阳》曰:“何以赠之,琼琚玉佩。”表达了秦康王对舅舅的依恋之情。

组佩:亦即杂佩。《诗集传》曰:“杂佩者,左佩玉也。上横曰珩,下系三组,贯以 珠。中组之半,贯一大珠曰琚。其末各悬一玉,如半璧而内向璜。又以两组贯珠,上系珩两端,下交贯于、瑀,而下系于两璜,行则冲牙触璜而有声也。”

容臭/荷包:往往是凝结了妻子心意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