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昭仪

傅昭仪,傅氏,汉哀帝刘欣的祖母。父亲是河内温先人,早亡,其母改嫁魏郡的郑翁为妻,生子郑恽。傅氏年少时为上官太后的才人,从刘奭(汉元帝)为太子后,得以进幸。黄龙元年(前49年),汉元帝即位,立傅氏为婕妤,甚得宠爱。

傅氏为人很有才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下至宫人左右,都为她祝酒祭地,愿她长寿。生有一男一女,女为平都公主,男为定陶恭王刘康。刘康有才艺,极受汉元帝喜爱。汉元帝既宠傅氏,也宠婕妤冯媛;冯媛生子中山孝王刘兴,汉元帝想提高二人的身份,以为二人都有子为王,汉元帝尚在,不得称王太后,乃改称为昭仪,赏以印绶,位在婕妤之上。昭其仪,是尊重之义。到汉成帝、汉哀帝时,赵昭仪、董昭仪都无子。仍沿用此称。

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去世,傅昭仪随其子定陶恭王刘康归国,称定陶太后(傅太后)。阳朔二年(前22年),定陶恭王刘康去世,其子刘欣继承为定陶王王位,刘欣母为丁姬。傅太后亲自抚养,到刘欣长大后,汉成帝无子嗣,当时中山孝王刘兴健在。元延四年(前9年),刘兴与刘欣同时入朝。傅太后多以珍宝贿赂赵昭仪及汉成帝的舅舅骠骑将军王根,私下请求立刘欣为太子。赵昭仪与王根见汉成帝无太子,都想事先结好于刘欣,为今后的富贵长久计,就在汉成帝面前互相称赞刘欣。汉成帝也很器重刘欣,第二年遂立刘欣为太子。

一个多月后,汉成帝立楚孝王刘嚣之孙刘景为定陶王,奉定陶恭王刘康之后。太子刘欣想对祖母傅太后及生母丁姬进行拜谢,少傅阎崇认为《春秋》不以父命废祖父之命,为人后嗣之礼不得顾私亲,不应当拜谢。”太傅赵玄认为应当拜谢,于是刘欣就拜谢了。汉成帝过问太子刘欣拜谢的情况,尚书劾奏赵玄建议失礼,降为少府,派光禄勋师丹为太傅。诏傅太后与太子母丁姬自居定陶国府,要有司讨论皇太子与傅太后、丁姬能否相见,有司奏议不得相见。不久,汉成帝的母亲王太后王政君想令傅太后、丁姬十日至太子家,汉成帝说:“太子承继正统,当供养陛下,不得再顾私亲。”王太后说:“太子年幼,是傅太后抱养大的,现在到太子家,就报她乳养之恩,这不会有什么妨碍。”于是令傅太后可以到太子家,丁姬因为从太子小时就没抚养,就不得见太子。

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刘欣继位,是为汉哀帝。王太后诏令傅太后、丁姬十日到未央宫。高昌侯董宏迎合汉哀帝的旨意,就上书提议封丁姬为帝太后。师丹弹劾董宏说:“董宏心术不正,危害朝廷,实属大逆不道。”汉哀帝刚刚即位,遇事谦逊,听了师丹的话也就作罢了。后来就禀告王太后,让她下诏尊奉定陶恭王刘康为恭皇。汉哀帝因此说:“《春秋》之义是‘母以子贵’应尊奉傅太后为恭皇太后,丁姬为恭皇后,各设置左右詹事,封赏食邑按照皇太后、皇后的制度。追尊恭皇太后的父亲为崇祖侯,恭皇后的父亲为褒德侯。”

一年多后,又下诏说:“按汉家的制度,当亲其所亲,尊其所尊,定陶恭皇的尊号不应再加定陶二字。应称恭皇太后为帝太太后,丁后为帝太后。”后来又将帝太太后的尊号改为皇太太后,称作永信宫,帝太后称作中安宫,而汉成帝的母亲太皇太后本来称作长信宫,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为皇太后,一共四位太后并立,各自设有少府、太仆,秩禄都是中二千石。又在京城给恭皇修建寝庙,按照汉宣帝的父亲悼皇考刘进的制度,在前殿排列昭穆的次序。

傅昭仪汉元帝定陶恭王

表情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