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先生 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名士,精通经学。有“水镜”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

司马徽,为人清高拔俗,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才能,受到世人的敬重。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荆州牧刘表设立学校、学官,广泛寻求精通儒家学说的人.司马徽客居荆州襄阳。司马徽博学多识,精通经学,在荆州时与汉末大儒宋忠齐名。荆州南阳人刘廙、襄阳人向朗就曾经是司马徽的学生,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为益州只流行今文经学,特意来到荆州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司马徽知道刘表心胸狭隘,一定会谋害善者,所以缄口不言,不谈论时势。有人对刘表说:“司马德操是奇士,但没有遇上知己。”后来,刘表亲自去拜访司马徽,并说:人们所说的都是虚妄不实的话,这人只是一个小书生而已,他的见识和普通人一样。

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人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被庞德公称为“水镜”。汉末士人大多追逐功名,而诸葛亮、庞统却隐居在襄、汉之间,不轻易投靠他人,并受到到司马徽的赏识。后来,依附刘表、屯驻新野的刘备前去拜访司马徽,并和司马徽讨论世事。司马徽对刘备说:“一般的读书人和见识浅陋的人怎么能认清天下大势?只有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才称得上是俊杰。”刘备问谁才可以称得上俊杰,司马徽回答说:“诸葛亮、庞统”。同时,徐庶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刘备便以诸葛亮、庞统为军师中郎将。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司马徽也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司马徽在此后不久就病死了。

司马徽墓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褚河乡余王村潘庄的东侧。司马徽墓墓冢巍然屹立。20世纪初期,司马徽墓前的祠堂、墓碑等,皆被毁坏,仅剩背阴寺和洞林寺。“文革”时期,这两座小寺也没能幸免。墓前原先立有石碑一通,碑上刻有“汉司马徽先生之墓”八个大字,为后人所立。

德操水镜先生禹州

表情

昵称: